40Hz 感官刺激可能使一些老年癡呆患者受益
夾帶是兩個或多個振蕩器同步到共同節奏的現象,在物理和生物係統中均有出現例如, 兩個鍾擺同步擺動,腦電波與閃光同步,以及群體中的個體無意識地調整呼吸或手勢。 這是一個係統節奏與另一個係統節奏鎖定的過程,影響著行為、生理過程,甚至化學和激素係統。
大腦的電節律可以與閃爍的燈光、音樂或言語等外部刺激同步。
柔和的閃爍光線和穩定的嗡嗡聲或許有助於減緩阿爾茨海默病的進程。這正是麻省理工學院和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新療法背後的理念,他們報告了一項規模雖小但具有開創性的研究,並在兩年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
這種療法被稱為“伽馬夾帶同步療法”(Gamma Entrainment Using Sensory Stimulation,簡稱GENUS),利用40赫茲的同步光和聲脈衝,這一頻率似乎可以恢複阿爾茨海默病擾亂的大腦節律。兩年多來,五名輕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每天在家中使用該設備一小時。
健康的大腦會自然產生伽馬波(30~100Hz, 頻率最高的腦電波)——一種支持記憶、注意力和感覺處理的電振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伽馬波會變得更弱、更不規則,從而擾亂腦細胞之間的交流。麻省理工學院早期的動物研究表明,利用閃爍的燈光和聲音恢複這些節律可以減少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的積聚,這兩種蛋白是阿爾茨海默病進展的關鍵驅動蛋白。
每位參與者使用一套家用設備,包括一塊LED燈板、一個揚聲器和一台平板電腦,在提供有節奏的刺激的同時顯示娛樂內容。
GENUS 設備以 40 赫茲的頻率同步發出光和聲音。這種模式會“誘導”大腦,使其遵循相同的節奏。最新的開放標簽延伸研究對五名參與者進行了約 30 個月的隨訪,其中三名女性患有晚發性阿爾茨海默病,兩名男性患有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這是迄今為止該方法在人體中持續時間最長的測試。
結果顯示,對晚發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知能力下降速度有所減緩或停止。MRI掃描顯示,雖然腦容量損失在兩年內持續存在,但晚發性腦病患者的腦組織損失比通常預期的要少。
兩位提供血液樣本的晚發型受試者的磷酸化tau 217水平急劇下降,分別下降了47%和19%。這種蛋白質與大腦中纏結的形成密切相關,而纏結正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特征之一。此前,尚無任何非侵入性療法在人類患者身上顯示出如此顯著的降低效果。
如果未來的試驗證實這些早期結果,GENUS 或將重新定義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方法。僅靠光和聲就能減緩大腦退化,這一想法為數百萬尋求非藥物療法的家庭帶來了希望。
摘自:https://www.yahoo.com/news/articles/study-finds-40hz-sensory-stimulation-1151001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