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甜醫生來個長文

來源: 2025-05-02 15:03:3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第一年讀必修科,後二年作研究課題。三年期間沒看過一個病人。 在六年研究生期間沒看過一個病人。博士畢業後留在大學醫院工作,立即升遷為主治醫師”

我不了解醫學教學和培訓的過程,相信甜醫生的專業評論。目前的問題大概就是,醫學博士剛畢業的,其實並沒有多少年的診治經驗,那能不能完成目前的博士課題研究後,加上3-5年臨床診治經驗,才能授予“主治醫師”?或者說,“主治醫師”是臨床資格,評定依據臨床經曆而不是學曆高低? 評級中有哪些量化的指標可以維持“主治醫師”的資質?一個縣級醫院的“主治醫師”與省級大醫院的“主治醫師”區別在哪裏?

甜醫生的建議:“7。 禁止藥物和醫療器具的回扣,8。 提高醫生執照考試難度,全國範圍內競爭上崗,9。提高醫生工資,禁止收受病人紅包。”用心肯定是好的,但實施的難度非常大,主觀因素太多。

醫生的工資怎麽去界定“高”與“不高”?新西蘭的奧克蘭 (Auckland) 和澳洲的悉尼 (Sydney) 家庭醫生 (General Practitioner) 年薪在40萬刀 (NZ$400k or AUS400k) ,我認為是嚴重偏高的,理由是他們的每天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付出,與當地其他行業專業人員需要的技能和付出相比,不相稱, 特別是很多家庭醫生的服務明顯偏離了這個職業的社會需求。家庭醫生的社會需求是服務社區病人,應該以病人的需求來提供服務,但是,在 奧克蘭 (Auckland) 和悉尼 (Sydney) 周末、節假日和上午8點前下午5點後,基本上就找不到開業的家庭醫生了,看家庭醫生要提前2-3天(甚至一周)提前預約,病了就自己在家熬著,而家庭醫生早9晚5上班下班不管社區居民的看病需求,至於大醫院的急診服務,就更不用說了,要急診的話,自己買私立醫院的醫療保險吧。這裏的醫生常常要罷工要求提高工作,我就有疑問,他們到底想要多少工資?他們想要的工資額度是怎麽估算的?要多高才能滿足?要多高他們才會關心社區居民的看病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