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飽和脂肪,心血管病和老年癡呆

來源: 2024-03-01 12:19:25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美國心髒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飲食指南

吃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的食物,並限製加工肉類。嚐試選擇以下食物:瘦肉、魚,和肉類替代品,如豆類或豆腐不飽和脂肪,如菜籽油、橄欖油、牛油果和堅果。

-------------------------------------------------------------------------------------------

老年癡呆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飲食指南

限製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多的食物,一些脂肪對健康至關重要,但並非所有脂肪都一樣。少吃對心髒健康有害的脂肪,如奶油、起酥油、豬油和肥肉。

-------------------------------------------------------------------------------------------
在過去30年中,中國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死亡人數和絕對數量急劇增加。由於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存在心血管病(CVD)危險因素的人群巨大,中國CVD負擔持續加重。在我國城鄉居民疾病死亡構成比中,CVD仍居首位。2020年,農村、城市CVD分別占死因的48.00%和45.86%。推算我國CVD現患人數3.3億,

中國居民總能量攝入呈下降趨勢,其中蛋白質攝入量變化不大,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呈明顯下降趨勢,脂肪供能比卻呈上升趨勢,自2012年起超過膳食指南推薦的 20%~30% 的上限水平,2015—2017年農村脂肪供能比達到33.2%。我國成人和兒童血脂水平、血脂異常患病率均呈上升趨勢。

摘自《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

-------------------------------------------------------------------------------------------------

研究匯總四項獨立研究的8630名參與者和633例病例。發現飲食中飽和脂肪攝入量較高與老年癡呆,和失智症風險增加顯著相關,分別為39%和105%。 每天增加4克飽和脂肪攝入量與老年癡呆風險增加15%相關。攝入的單不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與老年癡呆,和失智風險之間沒有顯著關聯。

摘自論文 《膳食脂肪攝入量與阿爾茨海默病和失智症的風險》 

---------------------------------------------------------------------------------------------------
飽和脂肪對心血管健康的不利影響一直有爭議。因為飽和脂肪不是一種,而是一類脂肪,飽和脂肪的長度範圍從2個到超過20個碳原子不等。飽和脂肪分短鏈,中鏈,長鏈。大多數飽和脂肪是長鏈,含13(C13)到21(C21)個碳原子,短鏈少於6(6C)個碳原子。中鏈6~12(C6~C12)個碳原子。

中鏈飽和脂肪稱為MCT(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中鏈甘油三酯)。有研究顯示MCT的健康作用(包括生酮)。自然界的MCT隻顯著存在於椰子油,棕櫚油,和母乳中。如椰子油包括,C8(8%),C10(7%),月桂酸 C12(49%)。月桂酸(C12)雖然是MCT,在身體裏的作用類似於長鏈。由於C12生酮作用很弱,用椰子油生酮用量要大。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 115,000 人的二十多年飲食和健康信息。發現,月桂酸(C12)、肉豆蔻酸(c14)、棕櫚酸(C16)和硬脂酸(C18)等最常見的飽和脂肪的攝入量較高,會導致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增加18%。但僅用等量的多不飽和脂肪、全穀物或植物蛋白替代 1% 的飽和脂肪,風險就會降低 6% 至 8%。

 豬油中飽和脂肪占40%,都是長鏈飽和脂肪,棕櫚酸(C16)25–28%, 硬脂酸(C18)12–14%, 肉豆蔻酸(C14)1%。

美國心髒協會建議,每天5~6%的熱量來自飽和脂肪。美國農業部建議,每天不超過10%的熱量來自飽和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