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解毒(29)

來源: YMCK1025 2022-01-23 18:34:2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5872 bytes)

西遊記:對比蠍子精和鳳仙郡的遭遇,發現原著中一鮮為人知的秘密

楊角風談西遊係列文章:

我們平時讀《西遊記》,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規律,隻要是大神,脾氣向來古怪,甚至會眥眥必報,且成倍地去報。

在這方麵表現最明顯的,便是佛家,有人怠慢文殊菩薩變成的和尚,那就把他推進井裏,直接泡他三年;有人年輕的時候,打獵不小心打到小孔雀了,那就把你愛妃搶走,讓你也失愛三年;有的人不想歸順佛家,那就想辦法給他戴上個箍兒,咒語一念,保管他歸順。

雖說佛家講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也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你首先沒有得罪佛,一旦得罪了他,那也是成不了佛的。

當然,萬事都沒有絕對,這件事啊,也有例外……

楊角風談西遊係列文章:西遊記:對比蠍子精和鳳仙郡的遭遇,發現原著中一鮮為人知的秘密!

一、

在西遊世界,雖然也有天庭,也有靈山在維持著三界的秩序,但有一條真理卻亙古不變,那就是弱肉強食法則!

不管是誰,就算是主角孫悟空,也是在強者麵前*****,在弱者麵前逞外公:

別看他威風的時候敢大鬧天宮,在取經路上麵對妖怪一口一個你孫外公怎樣,怎樣,其實他還僅僅是一隻小猴子的時候,對人那叫一個客氣。

在靈台方寸山,為了拜師學藝,菩提祖師問他姓什麽,他回答:

“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隻是陪個禮兒就罷了。”

就這麽一隻人畜無害的小猴子,一旦學有所成,立馬就變了一隻猴。回到花果山的第一天就大開殺戒,不僅將人家混世魔王一刀砍成兩半,連帶著將人家洞府也給燒了:

“領眾殺進洞中,將那大小妖精,盡皆剿滅……”

沒有領教到如來佛祖的厲害之前,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一旦見識過佛家的厲害,連遇到東來佛祖,都嚇得直哆嗦,急忙下跪:

“東來佛祖那裏去?弟子失回避了,萬罪,萬罪!”

沒有戴緊箍兒之前,是一幅嘴臉,哪裏將唐僧放在眼中,戴了緊箍兒後,又變成了另外一張麵孔:

“師父!這是他奈何我的法兒,教我隨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當常言,隻管念誦。我願保你,再無退悔之意了。”

二、

同樣,唐僧也是一樣的毛病,原著中的他除了會哭鼻子,還真看不出有其他的技能,但自從會念緊箍兒咒了後,運用的那叫一個嫻熟。

在孫悟空沒戴上緊箍兒之前,他可是一句十八個謊,都不帶臉紅的:

“我略略的言語重了些兒,你就怪我,使個性子丟了我去。象你這有本事的,討得茶吃;象我這去不得的,隻管在此忍餓,你也過意不去呀!”

等到連哄帶騙,終於讓孫悟空戴上緊箍兒之後,可是暢快地念了好幾遍,最後還特意明裏暗裏地告訴孫悟空。這可是觀音菩薩傳授給自己的,你要是敢去找她,不僅我能念死你,菩薩也一樣能念死你:

“此法既是他授與我,他必然先曉得了。你若尋他,他念起來,你卻不是死了?”

而且這老和尚嘴上總在念著慈悲為懷,其實這都是假的,在他的眼中,凡是能變成人形的妖怪,他大都會去求情。凡是不能修煉成人形的,就算是生靈,就算是不曾傷他,他也沒有半句好字。

比如,他從長安出發到寶象國之前,一共遇到過五次老虎,第一個是寅將軍,吃掉了他兩個徒弟。緊接著又接連遇到三隻老虎,跑了一隻,被劉伯欽幹掉一隻,被孫悟空幹掉一隻。再有就是虎先鋒了,這些老虎他是一點都不同情的,甚至在孫悟空幹掉老虎後,還直誇他。

直到奎木狼將他變成了老虎,他才陷入了迷茫,變虎的他是吃肉呢,還是吃素呢?他是人,還是妖呢?

三、

當然,在絕對力量麵前,唐僧的那點慈悲心根本不值一提!

比如在通天河,麵對金魚精吃童男童女,明知道妖怪沒除,他還執意要走,理由是取經事業不能耽誤。

結果可想而知,剛沒走幾步,冰麵破裂,人一下子就沉到底了,連豬八戒後來麵對陳家莊人們詢問時,都挖苦他:

“不叫做三藏了,改名叫做陳到底也。”

還有比丘國國王,讓唐僧奉獻心肝,隻需要他一個,就能救一千零一名孩童心肝,結果他不願意,寧可被孫悟空拿馬尿活泥糊臉上,寧可給孫悟空當孫子,也不願意拯救蒼生:

“你若救得我命,情願與你做徒子徒孫也。”

當然,後來因為唐僧毫無節製地念緊箍兒咒,毫無慈悲心,也導致了副作用。比如假悟空的出現,最終挨了一頓打後老實了,從那之後緊箍兒咒也就再沒敢念過,當然,他也沒能逃過淩雲渡那一劫。

還有五莊觀的鎮元大仙,他的地位,那可是地仙之祖,盂蘭盆會上,連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都得敬茶的。可是麵對觀音菩薩時,鎮元子竟然是慌忙從觀中出來迎接,行了個大禮道:

“小可的勾當,怎麽敢勞菩薩下降?”

這也不怪鎮元子,畢竟西遊記中的觀音菩薩確實是個狠人,當初她去長安城,從當地的土地、鬼兵們的表現也能看出:

“行至大市街旁,見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徑入,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膽戰,知是菩薩,叩頭接入。”

四、

後來通天河的鯉魚精為禍人間,觀音菩薩到了後,卻不緊不慢地連念多遍咒語,硬是將整條河的生靈全滅了:

“原來那裏邊水怪魚精,盡皆死爛。”

像觀音菩薩這麽狠的人,其實她也有怕的時候,整本《西遊記》中,唯一一次記載觀音菩薩也怕的妖怪,是蠍子精,這還是她親口說的:

“若要救得唐僧,除是別告一位方好,我也是近他不得。”

為啥觀音菩薩也怕這個蠍子精呢?

很簡單啊,她是在靈山修煉成精的,還常常聽如來佛祖講經,修為不是一般的高。

事實上,在《西遊記》中,能在靈山修煉的生靈不少,比如偷燈油的黃風大王,比如金鼻白毛老鼠精,再有就是蠍子精。

但佛家向來講究慈悲為懷,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說法,不僅黃鼠精還有老鼠精,就連取經路上神通廣大的妖怪也有不少入了佛家的陣營。

為什麽唯獨強大到連觀音菩薩都怕的蠍子精,最終命喪黃泉了呢?

很簡單啊,因為她傷到如來佛祖了啊,得罪了佛祖,哪還有好下場,這也是從觀音菩薩口中得知的:

“他前者在雷音寺聽佛談經,如來見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轉過鉤子,把如來左手中拇指上紮了一下,如來也疼難禁,即著金剛拿他……”

人家一心向佛,好好聽經,是如來佛祖不講理,先動的手,最後捉拿不到,還特意讓觀音菩薩告知孫悟空,去請昴日星官。

五、

而同樣在靈山犯了錯的金鼻白毛老鼠精,如來佛祖卻又講究慈悲為懷了,這還是哪吒對孫悟空說的:

“那女兒原是個妖精,三百年前成怪,在靈山偷食了如來的香花寶燭,如來差我父子天兵,將他拿住。”

要知道,靈山上的香花寶燭海了去了,一隻小老鼠而已,至於非要偷嘛,還特意表明這是如來特有的香花寶燭?

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這隻老鼠是可以自由進出如來佛祖的臥室的,隻有佛祖的臥室,才能稱為佛祖特有。

既然如此,打死就是了,幹嘛還能讓這麽一隻小老鼠活著呢,哪吒也說了啊:

“拿住時,隻該打死,如來吩咐道,積水養魚終不釣,深山喂鹿望長生,當時饒了他性命。”

由此可見,真相並非那麽簡單,不然李天王不會認一隻老鼠精當幹女兒,這隻老鼠精也不敢自稱“半截觀音”,如來佛祖自然也不會先讓捉拿,後來又替她求情?

要說跟如來佛祖沒關係,這我可不信,至少也得是主人和寵物的關係,就像金魚精跟觀音菩薩的關係一,隻不過如來佛祖更近一層,想借此機會把她送到天庭深造而已。

由此可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不能得罪佛祖,得罪了佛祖是沒好下場的。

至於老鼠精在寺廟吃和尚也罷,滅法國國王滅和尚也罷,車遲國國王害和尚,祭賽國國王打和尚,比丘國國王吃小孩……佛祖一概看不見。

六、

同樣對這些事情看不見的,還有三界主宰,也就是玉皇大帝,他也有這毛病:

唐僧師徒到達鳳仙郡的時候,發現這裏竟然是大旱三年,百姓民不聊生,孫悟空為此找到了他的老朋友龍王,結果一向來者不拒的龍王,這次竟然拒絕了:

“啟上大聖得知,我雖能行雨,乃上天遣用之輩,上天不差,豈敢擅自來此行雨?”

要知道,取經路上,這龍王沒少瞞著玉帝幹下私雨的事,怎麽到了鳳仙郡,卻不敢動彈了呢?

原因就在於此啊,這是玉帝特意不讓下的,原因嘛,很簡單,因為當地的郡候竟然不敬天,這也是孫悟空跑了一趟天庭麵見玉帝後,得出的結論:

“那一日正是玉皇下界之日,見你將齋供喂狗,又口出穢言,玉帝即立三事記汝。”

可是,明明是郡候做錯了事,而玉帝卻在懲罰誰呢?

懲罰當地的百姓:

“一連三載遇幹荒,草子不生絕五穀。大小人家買賣難,十門九戶俱啼哭。三停餓死二停人,一停還似風中燭。”

看得出,當地的百姓,十門有九戶在哭,全郡人口已經餓死了三分之二了,剩下的三分之一,也在風中搖晃。

當然,對於玉皇大帝來講,活著的凡人,跟死後去輪回的凡人,其實沒啥區別,畢竟三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嘛,總數又沒少。

但是對於郡候來講就不一樣了,為什麽他沒受到懲罰呢?

七、

按照《西遊記》原著中的說法,這個郡候是個好郡候,他的表現也表明他是好人!

比如,他聽說了孫悟空等人揭了榜,打算替當地求雨,表現地很激動:

“那郡侯一見唐僧,不怕他徒弟醜惡,當街心倒身下拜道……”

要知道,他可是當街下跪哦,當著很多當地的百姓做的,這樣就給人感覺,這個郡候毫無官架子,確實為了百姓拚了。

而且他也不僅僅是做樣子,回到住處,沒有百姓看到的地方,一樣是拜孫悟空,連孫悟空都被他感動了:

“那郡侯原來十分清正賢良,愛民心重,即請行者上座,低頭下拜道……”

而且西遊記原著這一章,光記載郡候的下跪,就有六七處之多,也不能說他不夠虔誠。

但如果我們隻看外相,極有可能被他騙了,必須要從細節入手,才能探知事情的真相。在唐僧師徒揭了榜之後,郡候高興之餘,將大家請到家裏,設宴款待:

“郡侯即命看茶擺齋,少頃齋至,那八戒放量舌餐,如同餓虎,唬得那些捧盤的心驚膽戰,一往一來,添湯添飯,就如走馬燈兒一般,剛剛供上,直吃得飽滿方休……”

要知道,郡候貼出來的榜中,可是明確提到:

“……鬥粟百金之價……十歲女易米三升……鄉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顧命……”

外麵的百姓,已經餓的賣兒賣女了,而郡候家竟然一口氣拿出這麽多糧食,關鍵是,豬八戒竟然吃飽了!

八、

你知道豬八戒的食量有多大嗎?

上一次豬八戒吃這麽飽,還是在駝羅莊的時候,當時是全莊七八百口人來送,帶著好多天的幹糧,打算替唐僧師徒開路的,要知道這條路可是有八百裏長:

“我們都帶得有幹糧果品,燒餅餶飿在此。原要開山相送的,且都拿出來,憑你受用。待變化了,行動之時,我們再著人回去做飯送來。”

豬八戒一口氣就將七八百人的口糧吃光了,這還不夠,又讓騎騾馬的三百人回去做飯,帶回來七八石飯食,又吃光了。

不說別的,就郡候家管豬八戒的這頓飯,不知道能救活多少百姓!

郡候家不僅有糧,還有錢,不管是他貼出來的榜文,還是他日常說的話,錢在他眼中根本就不叫問題:

“願以千金奉謝,絕不虛言……”
“願奉千金酬厚德……”

等到孫悟空剛求下雨來,他更是施展了自己強大的人力和物力:

“當時召請本處僧道,啟建道場,各各發文書……”
“連夜差多人治辦酒席,起蓋祠宇。”

這還不算,他是繼續熱情款待唐僧師徒,要知道這時候才剛剛求下雨來,等糧食豐收還要好長時間呢:

“一日筵,二日宴,今日酬,明日謝,扳留將有半月……”

九、

這真是好郡候嗎?

甚至於,郡候在求下雨來後,要建廟宇生祠,隻半個月就建好了,唐僧都還納悶呢,他卻說:

“下官催趲人工,晝夜不息,急急命完……”

可想而知,這麽催促下的工程,工人又在忍饑挨餓,難以想象多少人會死在這裏,難怪孫悟空聽了,都直呼:

“果是賢才能幹的好賢侯也!”

由此可見,佛祖一再對各國的君王禮遇,無外乎是因為他們是統治者,就算殺了很多和尚又何妨,不影響他們傳經啊,這樣反而讓他們更加供奉香火。

同樣,玉皇大帝也是一樣的,他隻保護人間的統治者,也可以說是既得利益者,甚至黑心者。而對黎民百姓那叫一個坑,隻要保住了統治者利益,他們才會變本加厲地搜刮百姓,供奉神靈。

若把統治者搞死了,換了個光腳的,那家夥天不怕地不怕的,神靈都拿他沒辦法,也自然沒有油水可撈,那這些神靈的降災也就失去了意義。

講到這裏,倒讓我想起一個典故:

說啊,有兩個人,遇到了洪水,其中一個將佛祖石像墊在了腳下,趟過了泥水。而另一個人呢,則將佛祖石像撿起來,用布擦幹淨,並跪在麵前好好供奉了一番。

佛祖知道了後,卻讓供奉佛的那個人肚子疼了好幾天,眾位小佛疑惑,問佛祖為何不懲罰第一個人呢?

佛祖說:他都不信佛,你懲罰他有何用?

由此可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確實是惡人的通行證,老實人,你就算把佛祖捧在手心,人家還得故意找茬惡心你一頓呢,比如烏雞國國王。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

 

看了多遍央視西遊,終於懂了六老師: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楊角風談西遊係列文章:

86版央視西遊記很經典,經典到我們很多人都能熟練地背誦出它的每一句台詞,並成為我們腦海中難以磨滅的記憶。

當然,它的經典並不僅僅限於配樂之精妙,風景之優美,以及演員們的賣力出演,更在於導演對劇本的把握。

這也導致後麵出現的各種類型的電視劇也好,電影也罷,都會不約而同地被拿來跟央視西遊記對比。為此,麵對眾多版本的孫猴子,江湖上還流傳著六小齡童老師,曾說過的一句話: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此話一出,自然也飽受爭議,成了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但看過多遍86版西遊記,又讀過多遍西遊記原著後,我(楊角風)突然就讀懂了六老師這句話背後的深意……

楊角風談西遊係列文章:看了多遍央視西遊,終於懂了六老師: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一、

其實很多人也在講,若是央視西遊記按照原著拍的話,會怎樣呢?

說實話,很難拍,平時常看楊角風談西遊係列文章的朋友,會知道:西遊記原著很黑暗,凡人在裏麵毫無地位可言,這種東西要是原汁原味地拍出來,基本就沒法看。

更何況,裏麵還涉及到眾多有關道家,佛家的爭鬥,一個個貌似冠冕堂皇,其實內心都藏著自己的邪惡,這也會對人們的信仰造成巨大的衝擊,讓人難以接受。

還有一個個妖怪的造型,若是做到真正還原,簡直是又黃又爆,那是一準兒的少兒不宜。舉個例子,單就《盤絲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這一章,你怎麽拍蜘蛛精下水洗澡,被豬八戒調戲,又捂著跑出來這一段?

再聯想一下,豬剛鬣跑到高家莊,把高翠蘭小姐當大白菜給拱了的劇情,怎麽拍?

還有獅駝國那裏,當時孫悟空進入三妖所在的洞府後,眼前是這樣的景色:

“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發躧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幹焦晃亮如銀。真個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

這要是拍出來,能不能上映咱先放一邊,膽子小的估計都不敢睜眼看,膽子大的也得惡心地夠嗆。

西遊記原著中類似的情況太多了,像豬八戒和沙和尚活活摔死了百花羞公主的孩子,孫悟空舉棒子直接將七隻蜘蛛精打成肉泥。甚至連一向慈悲為懷的唐僧,不是也一個勁地告狀,拿下了害死自己父親的賊寇劉洪,最終眼睜睜地看著劉洪在江邊活取心肝祭天了。

二、

當然,劇情上可以做適當的刪減,但取經小團隊的人物造型上,怎麽辦?

我們一個個地來講,先說唐僧,原著中的他是膽小怕事,虛偽無情,名利心還特重。但這些 都可以有的放矢,畢竟是內在形象,但他的外在形象說出來你可能就不信了,他其實是個大胖子。

若不是看過原著,我們還真就被各種電視劇和電影給騙了,那裏麵的唐僧除了個話癆以外,無一不是玉樹臨風、英俊瀟灑、才華橫溢、清瘦還癡情的少女殺手形象。

都說童言無忌,紅孩兒的話總能當真了吧,當初他看到唐僧後,就跟小妖們說了一句:

“好和尚!我才看著一個白麵胖和尚騎了馬,真是那唐朝聖僧……”

還有金皘山的土地公公,當時青牛精將唐僧和豬八戒、沙和尚抓走了,孫悟空問土地公有沒有看到他們,土地公回答:

“有一個晦氣色臉的,牽著一匹白馬,領著一個白臉的胖和尚麽?”

還有朱紫國,當時孫悟空故意騙豬八戒上街,結果就把皇榜給揭了,隨後便出來一個太監,詢問豬八戒的身份:

“我頭前見個白麵胖和尚,徑奔朝門而去,想就是你師父?”

甚至連女兒國的國王,見到唐僧後,評價他的相貌也是:

“豐姿英偉,相貌軒昂。齒白如銀砌,唇紅口四方。頂平額闊天倉滿,目秀眉清地閣長。兩耳有輪真傑士,一身不俗是才郎。”

三、

正因為唐僧是個大胖子,所以在兩界山遇到寅將軍、特處士和熊山君時,人家先吃了他的兩個徒弟,留著唐僧明天吃:

“不可盡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

正常人將三個人分成兩頓吃,也是兩個瘦子分一組,一個胖子單獨成一組,正所謂一個頂兩個,難怪觀音菩薩都要替小白龍辯解:

“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曆得這萬水千山?怎到得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

當然不是凡馬到不了靈山,而是凡馬馱著這個大白胖子唐僧,很難走到靈山。

唐僧在原著中是胖子,這不假,而孫悟空就比較慘了,在原著中,他就是隻猴,可醜可醜了:

“毛臉雷公嘴,身高不足四尺。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像屬螃蟹的,肉在裏麵,骨在外麵。”

就這麽個形象,身高一米二都不到,齜牙咧嘴,骨頭在外,肉在內,怎麽看怎麽跟美猴王不搭邊。這也並非在我們眼中如此,在烏雞國寶林寺一個道人的眼中也是如此:

“是個圓眼睛,查耳朵,滿麵毛,雷公嘴。”

那個僧官當時還不信,非要自己去瞅瞅,這一瞅,還不如不瞅呢,更醜了。

孫悟空不光醜,在原著中也是常濫殺無辜的,不僅僅局限於強盜,在車遲國下油鍋後,連監斬官都殺:

“跳出鍋來,揩了油膩,穿上衣服,掣出棒,撾過監斬官,著頭一下打做了肉團……”

四、

豬八戒和沙和尚就不細談了,看看上麵這張大聖歸來的圖就知道了,這兩個一個是頭野豬,一個是藍色水怪,形象都不怎麽好(請忽略瘦和尚唐僧)。

要是央視西遊記,按照原著的標準打造這師徒四人,可想而知,能惹人喜歡嗎?尤其是豬八戒,一出生就拱死了自己的母親和兄弟,取經途中連小孩子都不放過,還有杏仙,都是死於他之手,誰還會覺得他憨厚老實?

更不會有人為豬八戒寫歌了:

“豬頭豬腦豬身豬尾巴,從來不挑食的乖娃娃,每天睡到日曬三杆後,從不刷牙,從不打架……”

所以,要想將《西遊記》拍成電視劇的話,則必須得做相應的修改。不僅僅要改劇本,也要改掉取經四人的形象,至少讓人看起來,不那麽恐怖,能給人帶來親切感。

就這樣,六小齡童版本的孫悟空成了經典,這個經典並不會因為“開不開花”而發生根本改變!

下麵就回到我們的題目了,為什麽說央視西遊記對原著的改編恰到好處,讓人津津樂道呢?

一方麵,電視劇將幾位主角陰暗的一麵都給刪除了,像唐僧的自私,孫悟空的暗黑,豬八戒的殘暴,沙和尚的陰險都做了處理,給我們留下了更貼合正派人物的形象。

另一方麵,畢竟資金有限,集數有限,原著中很多內容都做了刪減,每個重量型妖怪的劇情也盡量控製在一集中。

雖說很多地方進行了刪減,但其實也加了不少戲的,比如祭賽國那裏,白龍馬也參與了奪回佛寶的戰鬥。

五、

再有就是本文要講的,也堪稱全劇點睛之筆的兩處劇情,一個是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一個是人參果樹被推倒之後。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這一出,原著中一筆帶過,直接就繞到觀音菩薩前來尋找取經人,隨後唐僧就來了。

而央視版西遊記中,卻增加了一個放牛小孩給孫悟空桃子吃的劇情,相信看過這段的人都印象深刻,伴隨著淒涼的音樂,也沒少賺我們的淚水。

六小齡童的演技沒得說,尤其是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孫悟空的眼神,簡直絕了。將他的孤獨、無助、可憐展現地淋漓盡致,伴隨著四季的變化,體現不同的心情。

尤其是,花落的時候,孫悟空撿起來一朵花瓣,並將它別在了自己腦門上,眼神望向遠方,那裏是自由的方向。

曾經的孫悟空,也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身邊一群猴子陪他玩,陪他鬧,餓了有果子,渴了有泉水。但有朝一日,孫悟空卻想要長生不老,為此尋遍萬山,找到了菩提祖師。

不知道這時候的他,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有沒有意識到菩提祖師趕他下山時,說得那句話: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麽惹禍行凶,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這時候的他,估計也在想,自己並沒有供出師父,而師父為什麽不來救自己?

六、

直到放牛小孩出現後,見他可憐,從旁邊樹上摘了一隻桃子,送給了孫悟空,孫悟空還客氣地跟他說,吃,吃……

等到小孩兒走了後,孫悟空望向他遠去的背景,眼神中滿是羨慕!

要知道,之前的他可是很少關注到這些凡人的,而在這裏,他卻跟一個小孩聊上了天。證明這個小孩身上有他想要的東西,那就是自由比長生更重要,生死又算什麽呢?

但孫悟空雖然嚐到了犯錯的苦果,但從他內心來講,並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錯了。

後來取經路上,孫悟空又偶遇了這個小孩,不過這時候的他已經成了老人家了。但並不悔改的孫悟空還是在這裏殺掉了強盜,並因此被唐僧第一次趕走,回來就戴上了緊箍兒。

而他真正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是在取經路上,路過五莊觀的時候,這一次,他是切切實實知道自己錯了,而這裏又恰恰是央視西遊記的改編亮點:

其實,自從孫悟空從五行山下出來後,他還沒有遇到過像樣的麻煩,而在這裏,他真遇到對手了。

就因為跟兩個童子慪氣,一怒之下,孫悟空推倒了人家的人參果樹,得知闖了大禍後,他帶著師父和師弟們連夜跑路,結果半路被鎮元大仙截了回來。

打吧,打不過鎮元子,逃吧,逃不出五莊觀,救吧,又救不活人參果樹,他是真的慌了!

七、

以前孫悟空還從來沒這麽慌過,就算師父唐僧有了危險,但至少不是因為自己引起的妖怪垂涎,而這次卻完全不一樣。

鎮元大仙將唐僧師徒綁起來後,隨後便架起了幾口油鍋,聲明要油炸了這幾位:

“把清油熬上一鍋,燒得滾了,將孫行者下油鍋紮他一紮,與我人參樹報仇!”

孫悟空當然不會被炸死,但唐僧可就保不住了,就算是他告到玉帝那,人家鎮元子也有理。畢竟罪魁禍首是你孫悟空,是你推倒了人家鎮元子的仙樹,連累的師父。

就這樣,孫悟空逃也不是,不逃也不是,左右為難之下不得不跟鎮元子達成了一個協議,那就是給自己三天期限,去找出救活人參果樹的良藥。

於是,在這三天期限內,孫悟空翻遍了自己的朋友圈,把能找的朋友挨個找了一個遍,但很不幸,沒有一個能幫他。

按照正常的思維,這時候他隻能去找取經項目的負責人,也就是觀音菩薩,去找她幫忙。

但,觀音菩薩不僅僅是取經項目負責人,還是負責監督他取經行為的人,除非萬不得已,不然找她就是找罵!

此時的孫悟空就像小時候的我們,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生怕人家告訴父母。自己也嚇得不敢回家,躲在牆角搓著衣領,不知所措……但最終,還是去找了奶奶哭訴。

是的,孫悟空掙紮了又掙紮,明知道菩提祖師講過,不要再來見他,但孫悟空還是去了。

八、

孫悟空要去找菩提祖師,這段劇情在西遊記原著中是沒有的,那麽按照六老師的“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的標準,讓我來編,我還真不知道劇情該怎麽發展。

是啊,見到菩提祖師說什麽?

直接下跪?

還是執手相看淚眼?

亦或者此時無聲勝有聲?

都不是,86版西遊記非常巧妙地增加了這段劇情,孫悟空鼓起勇氣,已經做好了挨訓的準備,準備去向菩提祖師認錯,求救。

可惜,等他到了靈台方寸山後,心立馬懸到了嗓子眼兒上,他邊走邊疑惑,邊疑惑心中的不安也就越重。終於,他推開門,不禁愣住了,沒想到五百多年過去了,這裏已經是一片狼藉。師父沒了,師兄師弟們也不見了,能見到的卻是滿地灰塵,還有坐墊上的蜘蛛網。

孫悟空的心情,想必是空落落的,但不死心的他又跑到了後山,那裏是他第一次見到菩提祖師的地方,可惜仍然是滿地灰塵,師父已經不在了。

在這裏,孫悟空可是生活了七八年時間,菩提祖師也是他最最信任的人,也是此時的他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可惜破滅了。天生桀驁不馴的孫悟空,再也忍不住了,他是真害怕了,是真意識到自己這次,真真做錯了。

於是淚水再也止不住了,盈眶而出的同時,他下跪望向遠方,連喊了三聲:

“師父,師父,師父……”

九、

就像你不聽父母勸告,一心要退學,還揚言要出門創業,不成功絕不回來!

可是帶走了全部家當的你,奮鬥多年,卻一事無成。麵對眾多債務,想起了父母的勸告,猶豫再三,還是回去找他們,但不幸的是,他們卻不在了。

這時候的你,麵對著空蕩蕩的,布滿蜘蛛網的老房子,除了喊爸爸媽媽,還能喊什麽?

懊悔的孫悟空倚在一座亭子的柱子下,想起了菩提祖師曾經講過的話,悔意浸滿心頭,從而喃喃自語:

“終生果然不再見我……終生果然不再見我……”

就在孫悟空這種無助徹底籠罩他的時候,突然,天空中傳來一個聲音:

“悟空,你知罪嗎?”

這句台詞簡直不要太經典了,此時此刻,再多的說教都是無用功,隻需要一句你知道錯了嗎,就已經包含了千言萬語。

這根本就不用別人點出,自己心中的那個答案,就是答案!

孫悟空迫不及待地就認了:

“弟子知錯了!”

聽到這句話後,菩提祖師歎了一口氣,說了一句:

“茫茫南海,必有醫樹仙方!”

自始至終菩提祖師都沒有出現,但孫悟空卻完成了自我救贖,相信經曆了這一次挫折後,孫悟空真正知道了,自己錯了,真的錯了!

其實,斜月三星洞,就是一個心字,當我們逐漸老去的時候,心底是否總會想起這麽一個地方,這裏藏著我們的過去,藏著我們的曾經,然而,卻再也回不去了。

現在各種特效滿天飛的神劇中,再也找不出這麽短短兩分鍾,卻幾乎看透了整個人生,令人尋味的片段了。

這恐怕就是央視版西遊記,最打動人心,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吧!

其實後來其他版本的西遊記,也有引入再見菩提祖師的劇情,浙版的是取經結束後,孫悟空又去找菩提祖師,當然,他也是見不到的。而港版西遊記中,同樣是孫悟空重回斜月三星洞,結果遇到了師兄弟們,他們卻已經老去了……

其實,細細琢磨一下,若我們不刻意追尋原著,不刻意戴有色眼鏡,也不去兩開花的話,“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也是相當有道理的。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所有跟帖: 

追星13載,如今安在?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212 bytes) () 01/23/2022 postreply 18:40:55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