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者如果泉下有知,如何麵對這樣的真相

來源: YMCK1025 2021-10-12 17:21:0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713 bytes)

犧牲者如果泉下有知,如何麵對這樣的真相

 

 

 

餘少鐳 現代聊齋餘少鐳 Today
 
 
Image

【犧牲者】紙本水墨 33×65|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閱讀原文可進)

 

Image

 

戰爭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兩千多年前,一個叫熊旅的人,給出了一個至今仍不過時的答案:“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

 

製止暴亂、消彌戰爭、發展壯大、鞏固功業、安定人民、調和爭端、保障經濟。

 

一句話:戰爭,是為了和平。

 

說出這句話的人,熊旅,有一個更為人知的稱號:楚莊王。

 

春秋五霸之一,“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等成語故事的男主角。

 

楚莊王說這句話,是在一場大戰中打贏一個大國之後。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親率楚國大軍攻打鄭國(都城在今河南新鄭)

 

春秋諸侯過百,鄭不大不小,但它位於“天下中心”,東西南北戰略要衝,圖霸業者必爭之地。一百多年前,鄭莊公在位的時候,也曾開疆拓土,小霸諸侯,比春秋第一霸齊桓公還早幾十年。但君主製就是這樣,僥幸碰上一個強人上台,國家就做強做大,後代子孫一蟹不如一蟹了,國家就任人魚肉了。鄭莊公之後,鄭國不斷走下坡路,先是在齊楚爭霸的夾縫中求生存,後來齊國式微,晉楚爭霸,鄭國又像牆頭草一樣,朝晉暮楚,搖擺不定。

 

楚莊王之所以發兵攻鄭,按《史記·鄭世家》的說法,是因為前一年鄭再次叛楚,跟晉結盟,所以,楚莊王“怒其貳而哀其卑”(左傳·宣公十二年),就是被鄭的腳踩兩隻船給激怒了才動武。

 

楚軍圍鄭,鄭第一時間就向晉求救。但是,也許是因為之前也被傷過心,要不要救這個反複無常的小弟,晉國內部意見不統一,拖了三個月,晉景公才決定出兵,由大夫荀林父統帥三軍,抗楚援鄭。

 

可這時已太遲了,鄭被楚圍城三月,因為晉遲遲不發兵,實在扛不住,城破而投降,其領導人鄭襄公以最屈辱的禮節,“肉袒牽羊”,即裸露上身、牽著一隻羊向楚莊王表示臣服。

 

沒想到,楚莊王意在稱霸諸侯,又被鄭襄公的坦誠及能屈能伸的姿態折服,為顯示大國風度,不采納大臣關於吞並鄭國的建議,退兵三十裏,派使者跟鄭結盟,鄭則派人質入楚,兩國休兵。

 

這時候,晉國三路大軍在荀林父率領下,打著抗楚援鄭的旗號,浩浩蕩蕩,還沒跨過黃河呢,楚鄭握手言和了,你說尷尬不尷尬。

 
 

按主帥荀林父的意見,回,等楚國撤軍,咱休整好再來教訓鄭國這個反複小人也不遲。可是副帥先縠不同意,說來都來了,就這麽一仗不打就回去,諸侯麵前,晉國的臉往哪兒擱,你不打我打。說完,率領自己所屬的部隊渡過黃河。

 

軍令如山,為什麽副帥敢不聽主帥的?都是大夫,平時就誰也不服誰,先縠的父親先軫,是輔佐晉文公、晉襄公稱霸的大功臣,奠定晉文公霸主地位的晉楚城濮之戰,全殲秦軍的崤之戰,他都是主帥,可想而知,先縠給荀林父當副帥本來就不服,現在急於一戰立功,也就顧不得什麽大局了。

 

先縠一過黃河,司馬韓厥就向荀林父建議說,咱是同一支軍隊,有難同當,先縠孤軍過河必敗無疑,他一敗,您是主帥,責無可赦,我看大部隊還是跟著過河吧,如果戰敗了,責任由三軍共擔。無奈之下,荀林父隻好指揮三軍,也跟著過河。

 

楚軍那邊,楚莊王逼降鄭國之後,戰略目標已達到,他隻想北上黃河“飲馬”,展示一下楚國實力就回國,可還沒到黃河邊,就聽說晉軍已過河南下。楚莊王想回師,不跟晉軍正麵交鋒。可是,楚國內部也不乏好戰分子,寵臣伍參(伍子胥曾祖父)就認為,晉軍將帥意見不統一,三軍將士無所適從,戰必敗,不打太可惜了。

 

楚莊王還在猶豫,伍參再甩出一句話促使他下定決心:“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左傳·宣公十二年)您是君王,對方主帥隻是大夫,您如果逃避了,咱楚國臉麵往哪兒擱?

 

在這一點上,晉楚一樣,都是為了麵子。於是,楚莊王繼續揮師北上,駐紮在管地(今鄭州管城區),等待晉軍。而晉軍此時已全部過了黃河,駐紮在敖山和鄗山之間(今滎陽市北)

 

沒想到,晉楚兩軍對壘的時候,鄭國又出來挑事了。《左傳·宣公十二年》載:

 

鄭皇戌使如晉師,曰:“鄭之從楚,社稷之故也,未有貳心。楚師驟勝而驕,其師老矣,而不設備,子擊之,鄭師為承,楚師必敗。”

 

鄭派大夫皇戌來到晉軍中,說我們屈從楚國,也是沒辦法,曲線救國嘛,並不是我們對貴國生二心。楚軍打了幾次勝仗,輕敵大意,也不設防,士氣已經鬆懈了,貴軍如果發動攻擊,我們在後麵包抄,楚軍必敗。

 

晉軍副帥先縠一聽,熱血上腦,說那還等什麽,打,敗楚服鄭,在此一舉!下軍副將欒武子比較冷靜,說楚國現在國運正盛,上下一心,這次伐鄭理直氣壯,而且人家已經結成了楚鄭聯盟,鄭來忽悠我們抗楚,勝了他們就來歸服,敗了他們就又投入楚懷抱,這是拿我們作賭注啊。說到最後,欒武子激動了,振臂高呼,說出一句名言:“千萬不要相信鄭國人!”(原文“鄭不可從”)

 

幾乎與此同時,楚莊王也派使者來到晉軍中,說我們此來隻是為了教訓背信棄義的鄭國,並不想得罪晉國,不如咱都退兵吧,將士們無謂再犧牲了。

 

楚王都這麽說,晉軍幾位將帥也不想打了。明擺著,此次大動幹戈,純粹是因為鄭國反複無常引起的,實在沒必要為他再犧牲。可是,一直憋著要打一仗的先縠卻認為,楚王叫停咱就停,這是向楚示弱,於是明告楚使:“北風吹,戰鼓擂,當下天下誰怕誰。國君派我們出征,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趕走楚國侵略者,保鄭衛晉,我們一定不辱使命,你們做好被全殲的準備吧!”

 

楚使回稟楚莊王,莊王知道晉軍將帥意見不一,還是不願放棄和平的希望,再次派出使者請求休戰。這一次,晉軍主帥荀林父明確答應了,並敲定了談判日期。

 

誰也沒想到,休戰在望,兩國好戰分子卻不約而同發動突襲:先是楚大將樂伯單車衝向晉軍,抓了俘虜,割了耳朵才回營。晉這邊,大將魏錡、趙旃又因為想升大夫而不得,怨恨滿滿,希望晉敗,於是也衝向楚軍大營單挑,想激怒楚軍,造成開戰的既成事實。

 

魏、趙兩人剛衝出,晉軍將帥怕他們吃虧,趕緊派一輛防衛戰車去接應。楚軍前鋒看到對麵塵土飛揚,大喊:“晉軍全麵進攻了!”於是全軍列陣衝擊晉軍,打了晉軍一個猝不及防。這時候,更讓人無語的情況出現了:

 

楚與晉軍大戰。鄭新附楚,畏之,反助楚攻晉。(史記·晉世家)

 

信誓旦旦說好要跟晉軍前後包抄的鄭國,因為看到楚軍勝利在望,怕了,反而向晉軍發起進攻,果然應了“千萬不要相信鄭國人”那句話。結果,“晉軍敗,走河,爭度,船中人指甚眾。(史記·晉世家)

 

晉軍大敗,爭相渡過黃河逃竄,這容易理解,“船中人指甚眾”幾個意思?

 

其實是司馬遷抄《左傳》沒抄好,《左傳》原文是:

 

桓子(荀林父)不知所為,鼓於軍中曰:“先濟者有賞。”中軍、下軍爭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楚軍突然全麵進攻,晉軍主帥荀林父不知所措,擊鼓傳令,先過黃河的有賞。於是將士爭相搶船渡河,先上船的,怕人太多船會沉,為了逃命,便把攀著船舷的戰友的手指剁了,船艙中的斷指多到可以捧起來……

 

就這樣,一場本來可以避免的戰爭,演變成了春秋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之一。因為戰場在邲(今河南鄭州西北),史稱“邲之戰”,它雖然沒有城濮之戰、崤之戰、泓之戰有名,但慘烈程度,完全不亞於前三。

 
 

《史記》各世家中,司馬遷對這一戰都是一筆帶過,除了前引《晉世家》外,《楚世家》隻有一句:“夏六月,晉救鄭,與楚戰,大敗晉師河上。”《鄭世家》也隻是這麽說:“晉將率或欲渡,或欲還,卒渡河。莊王聞,還擊晉。鄭反助楚,大破晉軍於河上。”

 

相比而言,還是《左傳》詳細,《宣公十二年》95%以上的篇幅都在寫邲之戰,簡直就是一部大片,不僅有濃墨重彩的宏大敘事,也有令人噴飯的幽默細節。如寫晉軍潰敗時,有幾輛兵車陷進泥坑動不了,楚軍不但不趁勢擊殺,反而停下來教他們把車前橫木抽掉,車上插的大旗拔掉,車才從泥坑裏被拉出來。但這些晉軍繼續逃跑時,還不忘回頭諷刺楚軍說:“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我們不比你們,經常敗退有經驗。

 

激戰之中,楚軍為什麽能這麽做,是出於人道主義,還是貓對老鼠的戲謔?

 

主要還是因為楚莊王的指導思想:戰爭,不以殺戮為目的。《春秋公羊傳》明確記載,看到晉軍潰敗時:

 

莊王曰:“嘻,吾兩君不相好,百姓何罪?”令之還師,而佚晉寇。

 

唉,兩國高層交惡,老百姓有什麽罪。傳令,不將剩勇追窮寇,讓晉軍逃命去吧。

 

《左傳》雖然沒有這句話,但整篇《宣公十二年》讀下來,同樣能看出一個突出的主題,就是反戰。

 

晉軍敗退過河後,楚軍清理戰場,有大將向楚莊王建議:“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屍以為京觀。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

 

京觀,就是把屍體堆在一起,用泥土封上,形成一座高台,一般都是戰勝國誇耀武功用的。可是,楚莊王斷然拒絕,說你不懂,從字麵上看,止戈為武,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這場戰爭我七德無一,有什麽好高調的。

 

雖然,楚莊王這樣的霸主級人物是否真是個反戰者,我們要打個問號。但這話從一個戰勝國領導人嘴裏說出來,畢竟難得。所謂“春秋無義戰”,其實也是這個意思,三百年左右曆史,大小戰爭無數,沒有一場是非打不可的。但每一場戰爭,都有無數生命被裹脅,被犧牲,不是被敵所殺,就是被友所殺,比如晉軍船裏那些“可掬之指”,不難想象,雖然楚軍沒趕盡殺絕,滾滾黃河中,被戰友砍斷手指的晉兵,怎麽可能活著遊到對岸。

 

那麽,犧牲的意義何在?

 

讓人唏噓的是,《左傳》在邲之戰結束時,才點明了這場戰爭真正的起源:“是役也,鄭石製實入楚師,將以分鄭而立公子魚臣。

 

原來,戰爭的導火索,所謂鄭背楚盟隻是明麵的,根本原因是鄭國大夫石製想把鄭國一分為二,一半送給楚國,一半由自己扶公子魚臣當國君,以便成為鄭國實際的掌權者,所以他暗中引來楚軍,裏應外合,才導致鄭被攻破。邲之戰結束後,石製陰謀敗露,和公子魚臣兩人都被憤怒的鄭人殺了。

 

而死於斧鉞之下或滾滾黃河水中的晉、楚士兵,在九泉之下怎麽可能想到,他們的犧牲,隻是為了成全某個政治陰謀家的野心。

 

左丘明寫到這裏,不由得感歎道:“《詩》曰:‘亂離瘼矣,爰其適歸?’歸怙亂者也夫。

 

《詩經》裏麵說:“百姓飽受戰亂之苦,這得歸罪於何人?”肯定是得歸罪於那些靠戰爭謀取私利的人啊!

 

亂者,就是靠戰亂謀取私利的人。誰是怙亂者?很簡單,誰動輒叫囂戰爭,誰就是怙亂者。

 

 

 

雖然,“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隻是個美好的想象,但《春秋》如果真有大義的話,絕不在那些為尊者諱的春秋筆法中,而在左丘明悲天憫人的《左傳》裏。讀經讀史,如果讀不懂這些,那才是真正的“知識越多越反動”。

 

 

-END-

 

所有跟帖: 

靈異童子功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212 bytes) () 10/12/2021 postreply 21:18:07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