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曆史的正劇與悲劇

來源: YMCK1025 2020-10-23 18:03:3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4819 bytes)
回答: 人到中年YMCK10252020-10-23 17:42:54

朝鮮戰爭:曆史的正劇與悲劇

 

一隊美軍士兵駐守在釜山環形防禦圈的洛東江河畔,準備阻止朝鮮人民軍的進攻。(圖/維基百科)

一隊美軍士兵駐守在釜山環形防禦圈的洛東江河畔,準備阻止朝鮮人民軍的進攻。(圖/維基百科)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王允的專題報道 - 今年恰逢朝鮮戰爭70周年,10月25日是中國官方所定的“抗美援朝紀念日”。中國官媒從去年就開始,鋪天蓋地地渲染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所取得的勝利。但中國所謂的勝利是一種什麽勝利?中國真的贏了嗎?

“對於這場戰爭,我的看法是,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類的一場悲劇,”親曆朝鮮戰爭的中國老兵程幹遠前不久這樣評價說。

但在紀念朝鮮戰爭七十周年的日子裏,中國政府卻在大力宣揚中國在戰爭中取得的勝利。央視在黃金時段同時播出兩部相關的紀錄片,老電影《上甘嶺》、老歌《我的祖國》等也在網絡上熱播。

然而,朝鮮戰爭的真相卻被掩藏在了這些精心編織的愛國主義說辭的背後。若要還曆史以本來麵目,就不得不回溯戰爭的源起。

 

悲劇起源於誤判

 

1948年,在冷戰初期美蘇對峙的格局下,在朝鮮半島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成立了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實行南北分治。

南北雙方都力圖統一半島。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希望蘇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點頭,讓他實施統一南方的計劃。斯大林起初擔心美國參戰,但由於一係列誤判,隨後又轉變了態度。

“因為這個時候,蘇聯國防部已經得到了美國的計劃:如果朝鮮發生戰爭,美國軍隊立即撤離,不在朝鮮半島跟共產黨打。就守住日本海就行了,他們認為朝鮮半島沒有什麽軍事意義。”

 

 

中國曆史學家沈誌華(網絡圖片)
中國曆史學家沈誌華(網絡圖片)

 

中國曆史學家沈誌華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根據蘇聯解密檔案揭示了上述蘇聯誤判的關鍵點。

1950年6月25日,在斯大林的首肯下,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率先發起了對韓國的進攻。

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迅速攻陷韓國首都漢城,並僅用兩個月就突進到南邊的釜山防禦圈。

麵對危局,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擔心,共產主義獨裁者的侵略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杜魯門說,“希特勒和日本軍人十年前嚴重誤判,低估了我們依靠強大的經濟實力戰勝侵略的決心。對於今天的侵略者,我們也要打消他們的狂妄野心。”

聯合國很快組成了美國軍隊為主、16國軍隊參與的聯軍,加入韓國方麵參戰。

9月中旬,在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下,以美國軍隊為首的聯軍成功在仁川登陸。聯軍很快扭轉戰局,並乘勝北上,越過了三八線。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成功(圖/維基百科)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成功(圖/維基百科)

 

 

中國參戰的關鍵點

 

美軍越過三八線成為整場戰爭的轉捩點。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美國方麵誤判了中國的戰略。

 

 

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研究員山姆·威爾斯(Sam Wells)(視頻截圖)
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研究員山姆·威爾斯(Sam Wells)(視頻截圖)

 

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研究員山姆·威爾斯(Sam Wells)2019年根據最新史料,出版了朝鮮戰爭專著《如臨深淵:朝鮮戰爭如何轉變了冷戰》(Fearing the Worst: How Korea Transformed the Cold War)。他告訴本台,

“斯大林和毛澤東,以及斯大林和金日成之間有關這場戰爭的秘密協商,美國無從知曉,美國在情報方麵有所欠缺。”

美國不了解的是,時任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早在當年5月份,金日成秘密訪問中國時,就向對方表達了以美軍越過三八線為標誌,中國幹預的可能。

美國史學家約瑟夫·古爾登在《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相》 (Korea: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War)一書中指出,如果美國知道中國有幹預計劃,美軍可能不會越過三八線,中國可能也不會參戰。

 

 

美國史學家約瑟夫·古爾登一書《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相》
美國史學家約瑟夫·古爾登一書《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相》

 

但曆史無法假設。10月初,美國軍隊開始大規模進入朝鮮境內,朝鮮人民軍全線潰敗。

“在斯大林的敦促下,金日成向北京發了一封緊急求援的電報......這時候才引起中共領導人,特別是毛澤東的認真關注,”美國空軍戰爭學院教授張曉明指出了這個關鍵的曆史時刻。

當時的形勢似乎讓中國參戰成為無法回避的選擇。在朝鮮戰爭爆發的第二天,美國就派出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引起了中共高層對美國的敵意,和對其意圖的擔憂。

聯合國軍隊在朝鮮戰場的出現,也挑動了中共領導層對抗日戰爭的痛苦記憶,他們擔心戰爭擴大,蔓延至中國本土。

 

 

聯合國支援韓國國軍在1950年9月15日至10月24日的進攻(圖/維基百科)
聯合國支援韓國國軍在1950年9月15日至10月24日的進攻(圖/維基百科)

 

張曉明從90年代就開始研究朝鮮戰爭,他分析說,“中國領導人在判斷戰略形勢的時候,是依據曆史經驗。......當時中國是非常擔心日本軍國主義複活,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重新返回中國。”

當時中國的戰略重點放在東南沿海,為攻占台灣作準備,中共諸多將領認為參與朝鮮戰爭是橫生枝節。

“斯大林做了很多工作,從國際共運,到中國未來的前途,台灣的地位等等方麵,做了一些說服工作,從毛的角度來說也是認可的。......所以,在這種前提下,決定出兵。”

為了爭取斯大林的信任,穩固剛剛成立不久的中蘇同盟,毛澤東最終下令開戰,並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為主,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

中國政府喊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在國內進行了廣泛的社會動員。愛國主義情緒和對美國的同仇敵愾一時甚囂塵上,著名豫劇藝人常香玉率團隊向誌願軍捐獻了一架米格15戰鬥機,引起全國轟動。

1950年10月25日,中國軍隊唱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戰歌,在朝鮮境內的北鎮對聯合國軍隊發起了突襲。

 

 

中國人民誌願軍同朝鮮人民軍在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1月8日的進攻。(圖/維基百科)
中國人民誌願軍同朝鮮人民軍在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1月8日的進攻。(圖/維基百科)

 

戰爭“絞肉機”

 

從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國軍隊與朝鮮軍隊為一方,聯合國軍隊與韓國軍隊為一方,進行了來回拉鋸式的五次戰役;雙方最後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我是第五次戰役的尾聲進入朝鮮。我參與了上甘嶺戰役,總共40多天,我全程都投入了戰鬥,”進入朝鮮戰場的時候,程幹遠年僅15歲。

 

 

進入朝鮮戰場的時候,程幹遠年僅15歲。(推特圖片)
進入朝鮮戰場的時候,程幹遠年僅15歲。(推特圖片)

 

上甘嶺戰役發生在相持階段中的1952年10月至11月。由於死傷慘重,戰役被林彪稱為“絞肉機”。程幹遠當時在誌願軍第九兵團炮兵第七師後勤運輸連,在躲過了美國空軍對運輸線的狂轟濫炸之後,他僥幸存活下來。

“美國是死亡了4千多人,李奇微(聯軍總司令)有一本回憶錄,是非常真實的,他說的就是4千人,但是誌願軍這邊死亡的是2萬多人。是用2萬多人去換4千人啊!”

大體而言,美方在軍事裝備和空軍方麵具有較大優勢,而中方則采取了人海戰術。中國官方統計的人民誌願軍參戰兵力為240萬,但程幹遠兩年前在接受美國明鏡集團采訪時,認為實際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正規部隊,包括輪換的,將近270萬人,後勤運輸就有50萬人,總共的兵力已經超過了300萬,占當時全國兵力500萬的70%。中國當時憑的完全是人海戰術。”

蘇聯雖然主要通過中國軍隊來打這場所謂的“代理人戰爭”,但實際上蘇軍也秘密參戰。駐紮在遼寧沈陽的蘇聯空軍為中朝軍隊提供空中支援,但美國空軍優勢明顯,讓中朝軍隊損失慘重。

張曉明在2002年出版了朝鮮戰爭的研究專著《鴨綠江上空的紅色羽翼:中國、蘇聯和朝鮮空戰》,他介紹說,

“誌願軍在第四次、第五次戰役中以失利而告終,就是因為當時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不夠;這不僅是因為戰線拉長,補給線拉長,也是因為他們不停遭受美國空軍的絞殺。”

 

 

麥克阿瑟與李承晩(圖/維基百科)
麥克阿瑟與李承晩(圖/維基百科)

 

就在第五次戰役之前,聯合國軍隊司令、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突然被杜魯門總統解職。

在事後美國國會舉行的聽證會上,時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布萊德利上將(Omar Nelson Bradley)對麥克阿瑟說出了那句經典名句:麥克阿瑟的戰略計劃,“將使美國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一場錯誤的戰爭。”

這句話至今仍然在中國被用來證明,美國對中國開戰是錯誤的,並且是美國失敗的原因。但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馮勝平1980年代初留學美國,看到了當時剛剛解密的美國朝鮮戰爭檔案。

“尤其是布萊德利這個講話完全被顛倒了。布萊德利這句話實際上是在什麽場景下講的呢?是他和麥克阿瑟有一個很大的爭論,麥克阿瑟是主張把戰爭擴大到中國境內的。”

杜魯門解職麥克阿瑟,使得麥克阿瑟把戰火引向中國的計劃胎死腹中。

 

多重意義上的悲劇

 

雖然戰爭止步於鴨綠江的朝鮮境內,但在五次戰役後,相持階段又整整持續了兩年。從1951年7月雙方開始談判,到1953年7月停戰,雙方邊談邊打。戰俘歸還問題成為中美雙方爭執不下的主要問題之一。

 

一群被俘的中國誌願軍士兵(圖/維基百科)
一群被俘的中國誌願軍士兵(圖/維基百科)

 

馮勝平從解密檔案中找到了相關的記載:

“第一次甄別的結果,美方發現80%中國的戰俘都不願意回去。......多次甄別之後,發現2萬多戰俘中,超過一半以上不是共產黨的原始部隊,而是在解放戰爭中被俘虜的部隊,很多是原先四川劉湘的部隊。”

與此同時,美中雙方還有各自的戰略考量,導致戰爭拖延不決,也讓雙方死傷人數大幅上升。

朝鮮戰爭的傷亡人數至今仍是爭議的話題。聯合國軍隊的死傷相對明確,美軍死亡54000人,占聯合國軍隊死亡人數的95%。

中方的死亡人數則出入較大。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少將在2010年出版的一期《文史參考》發表文章說,中國軍隊的死亡人數是18萬人。據美國估計,這個數字應該超過40萬。

但目睹了戰場殺戮的程幹遠依然不認可這個數字,“我的判斷是超過70萬人死亡,這個是絕對有根據的。......你們不知道的是後勤的犧牲,這個在烈士名單上是沒有的。我所在的運輸連犧牲了49個人,你們去查,烈士名單上一個都沒有。”

但這場戰爭製造的悲劇不止在戰場。

程幹遠告訴本台,“他們就借對國外的朝鮮戰爭的動員,在國內進行大規模的鎮壓(所謂)反革命的運動,把這些對他們政權不穩定的因素去掉。”

這場鎮反運動延續三年,時間與朝鮮戰爭幾乎重疊。據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鎮反運動期間,被殺死的人有71萬,其中多數為國民黨舊政權投降後被“寬大處理的人”。

趁此機會,中國政府也加緊進行土改運動,導致民眾非正常死亡100萬到500萬之間。

用時任中國中央政府副主席劉少奇的話說,就是“因為抗美援朝的鑼鼓響起來,響得很厲害,土改的鑼鼓、鎮反的鑼鼓就不大聽見了,就好搞了。”

在另一麵,為了籌措戰爭物資,中共政權對農村進行高額的糧食征購,並在慣性的作用下,在戰爭後開始實行統購統銷政策,加緊了對農民、農村的剝削,間接導致了1959年至1962年的大饑荒。

程幹遠認為,這些幾乎與戰爭同時在國內展開的社會改造措施,對中國此後幾十年產生了悲劇性的影響,“這個戰爭實際上是中國交了一個投名狀,綁在蘇共的戰車上。他就是把蘇聯的這一套專製體製很快搬到了中國,他也借這個機會鞏固了國內的無產階級專政。”

 

戰爭的結果和影響

 

1953年3月,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去世後,當時的蘇聯政府指示中國停戰。中國方麵迅速接受了美國的和談條件。

戰爭雙方最後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並約定以雙方實際控製線南北各2公裏設立非軍事區,恢複南北分治。

 

 

雙方舉行第一次停戰談判(圖/維基百科)
雙方舉行第一次停戰談判(圖/維基百科)

 

這場區域性戰爭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交戰雙方,而是世界性的。

山姆·威爾斯在新書中分析說,

“(這場戰爭)使得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的政治鬥爭最終轉變為一場全球性的冷戰。”

朝鮮戰爭向西方世界顯示出,蘇聯通過共產主義陣營國家不斷擴張的影響力。這使得美國不但改變了其在東亞的戰略,與日本、韓國,乃至台灣結成不同程度的盟國關係,也促使北約在歐洲擴編,成為具有超強軍事實力的國際組織。

與此同時,這場戰爭也改變了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張曉明認為,

“從國際政治上的利益考慮,如果在遠東地區,和中國參加的任何地麵戰爭,任何直接的較量,對當時美國的戰略利益都是沒有好處的。”

在此後的近三十年裏,美中之間形成對峙關係。直到70年代末,隨著中蘇關係交惡,美中關係才逐步解凍,並在八十年代進入了蜜月期。

吊詭的是,近年來,隨著兩國貿易紛爭和意識形態的矛盾加劇,美中關係又再次惡化。

在朝鮮戰爭結束七十年後,朝鮮半島依然是世界最具有變數的地區之一。如果朝鮮局勢有變,朝鮮半島是否會再次成為美中兩國的戰場,仍然牽動著世界的神經。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