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業如山

來源: 2014-04-27 07:19:45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月初收到某養生會所的短信,提供一次免費體驗。之前也有參加過這樣的活動,結束後必然是為其作文美言。
其實不說大家也清楚,服務行業,盈利場所,在邀請你體驗時,必然會拿出一百二十分的高品質服務,也好讓你事後對其大加讚詞,毫不心虛。簡而言之,做廣告。
最初我一直以為是去做足浴和推拿按摩,直到昨天才有時間打電話過去約時間,才知道不是足浴,是甕蒸。接待我的是會所的經理,服務熱情周到得簡直就像我是聖母皇太後,茶水不光是送到榻前,而且還管喂食。

介紹甕蒸,頭一句就是“五行養生甕,遵循古代皇家手法,balabalabala……”與此同時,我看到了甕,頓時不寒而栗。我並未考證過(也沒有興趣考證)甕蒸到底是不是古時就有的養生手法,但我倒是覺得老板頗有用噱頭欺負大眾無知的嫌疑,這“皇家手法”,恐怕是“皇家酷刑手法”吧。
在我有限的知識麵裏,受烹煮之刑的第一人應該是《封神榜》裏西伯侯姬昌的兒子伯邑考,記得兒時的電視劇,拜紂王所賜,他被剁碎煮熟做成肉丸子給自己老爹吃了。
因為之前讀過馮唐的《小通鑒》,頗感興趣,近日剛巧就一直在翻閱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原作。第一卷,周紀一,威烈王裏就有明確提到烹煮之刑①。齊威王派人去審計阿大夫,阿大夫治理轄區混亂,還賄賂齊威王身邊的人為其美言,下場就是被齊威王慢火生煎小蔥人肉包(我表述誇張了,司馬光的原文意思其實就是煮了)。
當然,上麵這些並無從考證烹煮所用的器皿,《資治通鑒》第二百零四卷倒是給出了明確的甕蒸之刑②。唐紀二十,則天順聖皇後天授二年,正是成語“請君入甕”的出處。武則天手下有兩個酷吏,來俊臣和周興。有人告發周興和丘神勣(勣,jì)通謀,武則天就讓來俊臣去查周興。來俊臣假惺惺地邊吃飯邊和周興商討,說現在犯人多數都不肯認罪,咋整啊。周興就出餿主意說,簡單,找個大甕,旁邊放炭火烤,讓犯人呆甕裏,就啥事都承認了。來俊臣就照著置辦,最後請周興自己進甕(丫多行不義必自斃吧)。不過,周興這廝求饒超快,沒煮成。至此,烹煮在唐朝仍然是刑罰。
據說在野史的記載裏,最後一個受烹煮之刑的案例是鐵鉉。正史中說鐵鉉被明成祖朱棣割耳鼻,耳鼻煮熟後又塞入鐵鉉口中。問他:“甘否?”鐵鉉答:“忠誠孝子之肉,有何不甘?”朱棣一氣之下將鐵鉉淩遲處死。野史記載還多一條,說鐵鉉死後,朱棣又喪心病狂將他放入鍋中油炸……
所以,基於這麽多皇家案例,不管怎樣,我都不相信甕蒸會是皇家養生的手法。即使是養生之法,也絕不會出現在忌諱禮製如此繁雜的皇家內院。
先不說甕蒸療效如何,商家謀利固然需要噱頭,但是利用大部分民眾的無知來搞噱頭,總覺得太欠真誠。需知口業如山,口碑不是靠噱頭和廣告就能讓人口口相傳的。

沐浴後入甕開蒸。經理開始給我播放甕蒸的養生效果介紹片,再配合她的口述,說不同體質的人蒸完,白浴巾上的汗液會有不同顏色,通過顏色就能對人體的五髒六腑有個大概的診斷,極少有不顯色的,除非身體極寒或是身體極好。
說實話,我並沒覺得和蒸桑拿有什麽區別。人是很暖和,周身一會兒就濕透透,不過自己也感覺得到,潮濕不是自己的汗,而是甕裏的水蒸氣。期間經理非常周到地詢問溫度、感受,以及喂茶水,倍感貼心,遠勝護舒寶。
半小時後出甕。白毛巾很幹淨,沒有任何顏色。經理說,略微有點黃。我笑笑。她說建議我按摩後去他們會所的老中醫那兒瞧瞧。按照先前經理的介紹,我倒並不覺得自己的身體是她口中兩個極端。
按摩是個瘦瘦高高的小帥哥,手法倒是比我想象的輕柔許多,我沒有像之前在另一個養生會所推拿那樣,被一個姑娘按得吱哇亂叫。大半個小時的按摩很是放鬆。至此,此行體驗都讓我頗為滿意。一周疲憊的工作之餘,太迫切需要這樣一場放鬆了。

所有的敗興之筆皆因最後給我把脈的所謂“老中醫”。經理介紹說,我約了今天來實在是趕巧了,老中醫不是每天都在(這句話我居然在某點評網看到別人也寫了,好像總是那麽巧)。把我送到老中醫處,經理出去了。其實先生也沒有多老,四五十歲光景。他不知道我的姓名,隻問我是不是該會所的會員。我回答說,不是會員問診需要額外收費嗎?答曰不然。便放心讓其把脈。
中醫者,斷症首當其衝“四診”——望聞問切,這是常識。進門老中醫在昏黃的燈光下幾乎未抬頭、未說話,直接切脈。切脈後也沒問我任何生活飲食習慣,甚至病史等等,直接斷症。頗有“卦師掐指一算便知過去未來,醫師切脈一診便知生死興衰”之感。
他說我體寒。然後滔滔不絕如小兒背書,將體寒表征一一背來,期間目光隻盯桌子,偶有停頓,望向天花板想一下,繼續背書。然後告誡我注意飲食,寒性食物萬萬碰不得。冬天和春天千萬不能吃西瓜、獼猴桃等大寒食物,西瓜切忌切忌。其實我想說,現在這個季節,江南有幾戶人家會常買西瓜吃呢?
我等待著“老中醫”說說我的胃腸炎,可他隻字未提。認識我的人大部分知道,十多歲的時候我就患有非常嚴重的胃腸炎,早些年西醫治標,後來再找相熟的中醫調理了幾年以求治本,到目前為止,我有十三年的胃腸炎史,胃熱脾虛,偶爾還是會犯病。很好奇這麽嚴重的症老中醫怎麽沒有診出來。
接著他終於抬起頭來正視我說話:“冒昧問下,結婚了嗎?”笑答沒有。老中醫正襟危坐一臉嚴肅,嚇我一跳。說,因為我隻是團購來的,並不是他們的會員,所以有些話他不方便說,不方便診。希望我即使不成為這裏的會員也要找個非常好的醫生好好調理身體,多為未來著想。這番話讓我忽然覺得開始進入下套流程。因為他居然當我是團購來的,而且也非常明顯得暗示我身體頗為不佳。
很從容地想聽聽我是得了什麽不治之症病入膏肓。竊以為,不過是借由我體寒說到婦科種種,危言聳聽罷了,我一潔身自好,二無任何婦科病史,三例假周期精準無誤,四極少有痛經症狀,完全一個大姨媽的好姑娘典型,諒他說什麽也就隨便聽聽罷了,權當婦科講座。
老中醫說體寒導致宮寒,宮寒後果多嚴重呢?他一改之前掉書袋的腔勢,說你去醫院看看啊,現在的小孩子身體差的有多少,媽媽子宮不好帶給孩子多麽差的體質。這句話大部分人聽著都會覺得沒問題,可我要是換個表述,你一定能讀出問題所在——你去火葬場看看啊,現在每天的死人有多少。放眼於醫院,當然滿眼病患,放眼火葬場,你還能看見多少活人?至少,我身邊那麽多剛生完孩子的同事,沒聽哪個說自己孩子三天兩頭生病的。
如果老中醫的口止於此,恐怕也就沒有這篇文章的誕生了。他接下去又打比方,說媽媽的子宮就是孩子的房子,現在的年輕人多不注意調理,不愛惜自己,給自己將來的孩子留一個破房子冷房子。住不好的房子孩子很可憐的,又冷,營養又不夠,即使熬到生下來了,身體還不好,媽媽不愛惜自己,孩子太淒慘了。然後作了個愁苦的表情,又說,可能話不好聽,但作為醫者還是要如實以告。可是你不是我這裏的會員,今天也就團購來的,否則我一定負責任地把你的身體調養好,你要為自己,也為將來為人父母負責。我是上海XXX協會的醫師,也不經常過來,今天在這裏坐診也趕巧了,平時我也挺忙的,好幾個地方輪著坐診……聽到這裏,他想表達的兩個意思已經非常清楚。一,我的“房子”不好,甚至通過他的表述讓我明白,是因為我的“不愛惜”而“很不好”;二,我隻是團購,不是會員,沒有讓他產生利潤。
經理微笑著一直送我出門,一直送到三樓的樓梯口,說五一期間還會有推廣活動,希望到時候我還能來,會給我發短信打電話的。我想她應該會感謝我沒把“老中醫”的那間小屋拆成破房子的。
《醫方論》說欲救人而學醫則可,欲謀利而學醫則不可。其實我甚至懷疑,這個“老中醫”真的是“醫”嗎?醫者仁者,仁者當有德。口德至此,醫德已盡失。如果他真的是醫,而且是個沒有接觸過西醫的“中醫”,甚至於是個江湖郎中,希望他有時間讀讀希波克拉底2400年前寫下的為人醫者的誓言。不管擁有的醫術有多少,先看看自己的醫德,不管病人私生活如何,先看看自己的口德。

養德亦是養生。
口業如山,商者、醫者,為人者,皆然。

附注:

① 《資治通鑒·第一卷·周紀一·威烈王》:齊威王召即墨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人民給,官無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萬家。召阿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鄄,子不救;衛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嚐譽者。於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務盡崐其情,齊國大治,強於天下。
② 《資治通鑒·第二百零四卷·唐紀二十·則天順聖皇後天授二年》:或告文昌右丞周興與丘神勣通謀,太後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與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法當死,太後原之。

================
作者馮伊微信公共平台:MissLetitiaF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