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我想說的其實繞來繞去也是這個意思。

來源: 2009-08-07 13:13:2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作為自己心情的記錄,無可厚非,一個人就算乖戾陰暗,我頂多不去招惹。但是寫出來影響讀者的心情和看問題的角度,就要擔責任了。不是所有的讀者都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的。

紅樓和張文肯定不在一個檔次上。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紅樓的悲劇意義其實更甚於張,可是為什麽讀紅樓不象讀張文那樣感覺灰敗和頹廢?

張的經曆背景還是太單調。她的世界不比她書中的人物更寬廣。但是她卻以為自己看到了整個世界,還是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看。她的經曆和她的人物的經曆其實也不是慘到底了,較之曹家人的經曆。不是最慘的人反而會叫得最響。說來說去,張的那些故事也不過是她那個階層女人所能感受到的最悲慘的了。她是沒有看到還有沒鞋穿的還是看到了,選擇性忽視?她的作用和意義不可否認,但是被抬這麽高,就讓人費解了。

我覺得還是要回到我之前曾經說過的:紅樓裏作者的情緒被壓抑到了一個極低的界限,仿佛是在瀏覽曆史。而張文裏太多自己的情緒觀感的加入,到了一個極為敏感脆弱的地步,這就要不得了。這也是我認為的作者給與讀者的空間和自由的重要性。空間和自由越多,留給讀者的餘地越多,文和作者的檔次也越高。反之,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