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河南又是安陽,曹操墓真不了

來源: 2010-01-05 09:20:45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中新社安陽一月五日電 (記者 李誌全) 曹操高陵目前已變成“真空之地”,警方二十四小時把守,外人一律不得入內,就連記者采訪也被拒之“墓”外。而談及當下的質疑和爭論,河南省安陽市文物局副局長李曉陽稱,主要是因為民眾對曹操的認知、關注度特別高。但曹操高陵認定的結果經得起曆史檢驗。

  中新社記者五日在曹操高陵發掘現場看到,四周拉起了黃白相間的警戒線,入口處有值勤的特警和待命的警車。往裏看,兩個藍色大棚下罩著發掘墓地,上麵懸掛有“保護文物”之類的標語。

  麵對記者采訪,一名王姓警官指了指寫有“外來人員謝絕入內”的牌子說,除非你拿到“特別通行證”。他表示,四周都安有監控裝置,任何人不得靠近。

  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河南省安陽市文物局副局長李曉陽認為,曹操高陵真偽之爭,主要是因為曹操的影響力大。他說,在宋代以後,曹操逐漸被文學化,傳說、話本、戲曲、小說以至於現在的電影、電視劇都有曹操的身影,“而曹操的葬身之處更是版本多多”。

  李曉陽表示,曹操影響到了每一個華人,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對曹操的認知、關注度特別高,以至於曹操高陵被認定以後,馬上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這都屬於正常,但結果是真實的、可信的”。

  據介紹,目前爭論和質疑主要有兩個層麵,一是專家層,二是公眾層。

  在李曉陽看來,專家層麵上,真正研究曆史的考古學家是認可的;公眾層麵上,大多數人不懂考古,但通過影視、文學作品,也有自己的一些見解,以至於出現不同的看法。

  “考古不同於收藏,也不同於國學。”李曉陽說,爭論和質疑者中間有出於地域考慮的,也有出於專業考慮的,但也不乏借機炒作自己的,“近年來,學術腐敗導致學術公信力下降,加之周老虎等事件影響,所以質疑也就太正常不過了。”

  李曉陽表示,曹操高陵認定已構成了一個證據鏈,其新聞發布也經過了一係列程序,專家們之前反複衡量、論證,這個結果經得起曆史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