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關專家就我國目前茶葉農藥使用情況提出建議

來源: 2010-01-03 07:09:2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根據國外茶葉中農藥MRL2003年的新標準,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關專家就我國目前茶葉農藥使用情況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一、修改禁用農藥和停止使用的農藥名單。
除了繼續貫徹禁止使用氰戊菊酪、來福靈、三氯殺蝸醇、甲胺磷、 滴滴涕和六六六以及停止使用乙酰甲胺磷、噻嗪酮(優樂得)和噠蟎酮(速蟎酮)外,建議在向歐洲出口的茶葉生產工地立即停止使用阿維菌素、 樂果和四蟎嗪三種農藥的推廣應用。
阿維菌素是一種由微生物發酵液中提取出來的殺蟎劑。 由於該有效成份的急性毒性很高,對大白鼠的致死中量為10.0mg/kg,與對琉磷的致死中量相仿,屬高毒農藥。盡管阿維菌素製劑的有效成份含量很低, 在1%左右,但農藥毒性的分類是以純化合物為根據的,因此阿維菌素在我國至今未批準在茶葉生產中推廣應用。
歐盟對阿維菌素在茶葉中的MBL值訂得很嚴(0.02mg/kg),因此建議停止在茶葉生產中推廣應用。
樂果在茶葉生產中的使用已有漫長的曆史, 但由於該農藥在水中溶解度很高(21℃時溶解度2.5%)。據對含有樂果殘留的成茶進行的浸泡試驗結果表明,茶葉中的樂果殘留可以有98%左右被浸泡到茶湯中去。往食品安全角度考慮是不安全的。根據風險性分析結果, 樂果是目前所用農藥中安全性較低的一種。如果按每人每天飲茶13克(世界最高茶葉消費量),茶葉中樂果殘留量按1mg/kg計,樂果在泡菜時的浸出率按98%計,那麽每天通過飲茶而攝入的樂果量為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ADI值(0.002mg/kg體重)的1/88,風險性明顯高於其他農藥。 2003年歐盟和德國頒布的標準已降至0.05mg/kg,建議停止推廣使用。
四蟎嗪是一種殺蟎劑,在我國茶葉生產中有一定應用。 在2001年歐盟和德國的標準中均未列入,但2003年新標準訂為0.05mg/kg,這是一個非常嚴格的標準,田間應用後很容易引起超標,應停止推廣應用。
二、對茶園中推廣的農藥品種應作適當調整。
對無公害茶園的病蟲防治應貫徹防重於治、綜合防治的方針, 盡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大力推廣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 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在必須使用化學農藥時應根據多種病蟲的防治措施使用農藥,並嚴格按照規定劑量和安全間隔期實施。
在菊酯類農藥中,根據藥效、殘留和標準三方麵考慮, 可以聯苯菊酯(天王星)作為育選品種,因為聯苯菊酯對鱗翅目食葉幼蟲類、小綠葉蟬、茶蚜、黑刺粉虱都有良好防效。而且對多種蟎類有一定抑製作用, 在濃度較高情況下對麗紋象甲也有較好效果。它對小綠葉蟬和蟎類的防效優於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歐盟對聯苯菊酯的MRL。標準為5mg/kg,而且聯苯菊酯中不含s-421增效劑。在防效上次於聯苯菊酪的是功夫菊酯, 但歐盟標準為1mg/kg。氯氰菊酯的防效也不以聯苯菊酯,歐盟標準為0.5mg/kg。據2001年來自歐盟的檢測結果, 氯氰菊酪在茶中的超標率在1.5-2.0%間。
吡蟲啉近年在我國應用甚廣,用以防治小綠葉蟬, 黑刺粉虱和替代噻嗪酮。目前此藥在歐盟和德國均未列入標準, 但如果實施了“未納入標準的農藥均不得檢出”的規定,吡蟲啉的使用將受到限製。 2003年此藥尚可在我國茶葉生產中應用,但要作為更替的準備。
殺蟎劑中可使用克蟎特,歐盟標準為5mg/kg,一般不會超標, 但四蟎嗪應停業推廣使用。在蟎類發生嚴重的地區, 在秋季封園後使用石硫合劑仍是一項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措施。
硫丹由於殺蟲譜廣,而且標準很寬(30mg/kg), 因此仍可推廣使用。
各種農藥在一塊茶園中的使用次數一年不宜超過兩次, 以延遲抗藥性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