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去一次醫院,有多少錢是花在了買藥上?(組圖)

來源: 新京報 2019-06-25 20:41:3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240 bytes)

單一的藥占比考核,並沒有把藥費真正降下來。不合理用藥的問題也沒能得到解決,還是有醫生在用有回扣的高價藥。

你有算過嗎,你生病去一次醫院,有多少錢是花在了買藥上?

全文2618字,閱讀約需5分鍾

一場突如其來的檢查讓許多藥企措手不及。

6 月 4 日,財政部網站發布開展 2019 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公告,決定組織部分監管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於 2019 年 6 月至 7 月開展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

醫藥股當天旋即普跌,175 家藥企跌幅超過 1% ,超 500 億市值瞬間蒸發。

━━━━━

要花多少錢在買藥上?

你有算過嗎,你生病去一次醫院,有多少錢是花在了買藥上?

去看一次門診大概是 40.9% ,住一次院大概是 28.2% ,這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官方數據。

為了控製以藥養醫問題、降低醫藥費負擔,2015 年國家明確要將“藥占比”(藥品及衛生材料收入占公立醫院總收入的比例)控製在 30% ,這對公立醫院來說是一個硬性指標,必須執行。

於是我們看到,近五年患者買藥花的錢,占總體醫療費用的比重在不斷下降。



可在今年年初,國家取消了藥占比考核,這又是為什麽呢?

很簡單,因為作用有限。據媒體報道,為了把藥占比降下來,有的醫生會避開一些高價的進口藥,有的醫院籌建了自費藥房供應部分高價藥和器械。

這樣看來,單一的藥占比考核,並沒有把藥費真正降下來。不合理用藥的問題也沒能得到解決,還是有醫生在用有回扣的高價藥。

最近,就有這樣一連串的事件被爆出。 5 月 16 日,海南一醫生舉報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很多醫生存在收受藥商回扣,衛生院管理層卻對這種情況視而不見;5 月 23 日,河南一女子舉報稱,其丈夫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工作期間,存在收受藥品回扣的情況;杭州市富陽區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孫誌龍更是因“兼職做藥代”受賄 1600 餘萬元,被判有期徒刑 12 年。

羊毛出在羊身上,醫藥代表送出的回扣,最終還是要加在藥價上,而這都需要病人來承擔。而且,公立醫院一直是國內藥品銷售的最大終端,我們大部分的藥錢都花在了醫院。



恒大研究院任澤平、李建國在《揭開中國藥企銷售費用畸高之謎》一文中指出,2014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藥企的銷售費用主要有六大流向:公關招標機構費用、公關醫院相關負責人費用、醫生回扣、醫藥代表提成、逃稅洗錢(過票)成本、統方費用。其中,利益進行三次重新分配,且醫生回扣占比超過一半。

我們不是沒想過解決的辦法,“4+7”帶量采購、兩票製改革,為了把藥價的水分擠出來,早就有一係列政策出台。

以“兩票製”為例,2017 年以來這項改革推向全國,通過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的方式,打擊將藥品回扣隱藏在層層發票中的行為。

可同樣的,藥企也有他們的應對之策。據報道,部分藥企采取了提高出廠價的方法,將價格提高 3-4 倍,這一部分就是推廣費等銷售費用。審計部門此前檢查銷售費用時,就發現為藥企提供服務的,還是原來那些被取消的中間環節。

這麽一看,這筆賬必須要算算了。

━━━━━

藥企銷售費用有多高?

據悉,這是財政部第一次針對醫藥行業進行會計檢查,而且是一次與新成立的國家醫保局聯合檢查,規格和力度可見一斑。

費用、成本、收入的真實性,就是這次檢查的重點內容。這之中包括是否存在以會議費、住宿費、交通費等各類發票套取大額現金的現象;是否存在醫療機構將會議費、辦公費等轉嫁醫藥企業的現象;是否存在通過專家谘詢費、研發費等方式向醫務人員支付回扣的現象等等。

公告顯示,這次檢查隨機抽取了 77 家醫藥企業,涉及 20 多家 A 股醫藥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上市公司控股公司或參股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2018 年銷售費用最高的五家 A 股上市藥企,上海醫藥、複星醫藥、步長製藥、華潤三九及恒瑞醫藥,都在這次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名單上。



根據公開數據,2018 年 A 股 284 家藥企的銷售費用超過 2400 億元,排在第一位的上海醫藥銷售費用更是超過 100 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 49%,但同期的研發投入僅為 13.8 億元。

不過,上海醫藥 2018 年的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例為 6.95%,這一比例是銷售費用最高的十家上市藥企中最低的。

更顯眼的是步長製藥,2018 年其銷售費用為 80.36 億元,排在第三位,但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例超過 58% ,是前十名中唯一超過 50% 的企業。

前不久,步長製藥因“美國招生舞弊案”上了熱搜,核心產品中藥注射液相關問題也遭上交所問詢,這次又是不太意外的被抽中了。

此外,還有 33 家 A 股上市藥企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例也超過了 50%,其中國農科技、靈康藥業、龍津藥業的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例甚至超過了 70%。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之中,龍津藥業、大理藥業等均為中藥企業。



與研發投入高昂造成的原研藥價格偏高不同,國內很多虛高的藥價和銷售費用脫不開幹係。

2018年,A 股 284 家藥企的研發費用約為332.66 億元,還不到銷售費用的七分之一。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 2017 年發布一份報告顯示,國外創新醫藥企業的研發費用通常能占銷售收入的 10% 以上,但中國大多數醫藥企業往往在 5% 以下。

不過,藥企也並沒有完全不顧研發。據中信建投發布的研究報告,醫藥行業整體的研發投入在持續上升,研發費用的同比增速從2015年的 17.08% 提升到2018年的 26.08% 。研發費用最高的恒瑞醫藥2018年的研發費用合計26.7億元,研發費用率已超過15%。

如此看來,中國藥企重銷售輕研發的問題,未來也會一點點得到改善的。

數據新聞編輯 李媛

新媒體設計 陳冬

校對 盧茜

值班編輯 李二號 花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