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感受到寒意!越來越多美國人不再去餐廳

來源: 2025-11-16 01:30:49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最新行業會議揭示,美國消費者正因預算壓力而經曆一場深刻的消費習慣變遷。

根據高盛分析師Christine Cho在拉斯維加斯參加“餐廳財務與發展會議”(RFDC)後發布的報告,中低收入消費者正在顯著減少外出就餐,轉向更經濟的家庭烹飪和便利店食品。作為應對,餐飲業正被迫通過折扣來保住市場份額,並加速布局人工智能(AI)技術以期降本增效。

對投資者的影響:這一趨勢對不同板塊發出了明確信號。

餐飲業承壓:尤其是依賴中低收入客群的快餐和快休閑連鎖品牌,其客流量和收入增長麵臨挑戰。

部分零售商受益:主打性價比的雜貨店(如Aldi、Trader Joe's)以及提供便捷熟食的生鮮超市(如全食超市的熱食吧)和便利店,正從這輪消費轉移中獲得市場份額。

科技公司迎來機遇:為餐飲業提供AI解決方案(如語音點餐、庫存管理、員工調度)的科技公司,將迎來加速增長的窗口期。

經營環境惡化:消費者預算收緊,餐飲業客流承壓

報告提到,與會的高管、加盟商、投資者和顧問等業內人士普遍傳達了一個一致且令人擔憂的信號:餐飲業的經營環境正在惡化

問題的核心在於消費者,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的預算正變得越來越緊張。這種財務壓力直接導致他們減少外出就餐的頻率。為了應對客流下滑、保住市場份額,許多餐飲品牌不得不采取折扣促銷活動,這可能會進一步侵蝕其利潤率。

消費大挪移:從快餐店轉向雜貨店與便利店

報告中最值得關注的發現之一,是消費者行為的顯著轉變。數據顯示,消費者正在離開快餐和快休閑餐廳,轉而尋求更具性價比的替代方案。這一轉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雜貨店購物增加:消費者選擇購買食材回家自己做飯。報告特別提到,Aldi和Trader Joe's等平價雜貨店正在奪取市場份額。

生鮮超市熟食受寵:提供即食餐點的生鮮超市也成為受益者,例如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熱食吧。

便利店成為新選擇:便利店食品,尤其是在早餐時段,正成為取代傳統快餐的一個重要選項。

這一趨勢表明,非餐廳業態(雜貨店、便利店)正在對傳統餐飲業構成越來越大的客流拖累。

AI浪潮來襲:餐飲業押注科技以求降本增效

麵對成本上升和客流減少的雙重壓力,餐飲業正將目光投向技術。AI連續第二年成為RFDC會議的焦點,行業正在積極探索其應用潛力。

與會的行業專家和技術專家普遍認為,未來的模式並非機器人完全取代人類,而是一種“人機混合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人類員工利用AI來提高效率,並將時間和精力重新投入到對客體驗更為關鍵的任務上。AI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

優化運營決策:AI可以幫助餐廳總經理在員工排班、庫存管理和備餐時間等方麵做出更明智、更快捷的決策。

提升員工培訓:鑒於餐飲業員工流失率高的特點,AI可被用於輔助培訓,提高效率和一致性。

革新汽車穿梭餐廳(Drive-Thru)體驗:語音AI在汽車穿梭餐廳的應用被視為一個極具潛力的用例,運營商在測試中反饋其表現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