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正在發動金融“政變”

來源: 2025-05-26 02:00:06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作者:Dan Davies; Henry J. Farrell;來源:紐約時報;編譯:BitpushNews Yanan

對美國加密貨幣利益集團而言,這周可謂收獲頗豐。《天才法案》(Genius Act)在參議院獲得通過,正式將"穩定幣"這類加密貨幣合法化。更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總統周四為持有"特朗普"迷因幣($Trump memecoin)數量排名前220位的投資者舉辦了一場私人晚宴。然而對美國整體而言,這絕非值得慶賀的一周。

所謂穩定幣,是一種由美元等傳統資產支撐的加密資產。特朗普家族通過其加密貨幣公司World Liberty Financial發行的USD1穩定幣就是典型代表。這類數字貨幣若被用於政治利益輸送,其危害已不容小覷。但更值得警惕的是,它們可能對美國主流金融體係造成的深層衝擊——這種風險更為隱蔽,也更具破壞性。

穩定幣的支持者宣稱,這類貨幣將鞏固美國的金融霸權——特朗普更是直言,穩定幣將"進一步擴大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

然而現實可能恰恰相反。這類數字貨幣不僅可能削弱美元的國際地位,還可能助長金融欺詐、規避製裁等行為,甚至引發係統性風險。更值得警惕的是,它們或許會為另一種貨幣取代美元成為全球貿易結算工具打開大門。

World Liberty Financial公司表示,其發行的穩定幣將由短期美國國債、美元存款及其他現金等價物作為支撐。與美元作為全球金融體係基石的作用類似,穩定幣試圖為加密貨幣市場提供一個價值錨定標準——既避免了在受監管銀行賬戶中兌換真實美元的成本,又繞過了傳統金融體係的諸多限製。

加密貨幣利益集團正試圖通過將穩定幣納入美國主流金融體係,打破加密市場與傳統金融之間的邊界。這種策略使得他們能夠在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間自由切換:一邊是高度波動的加密貨幣賭場(人們可以肆意炒作各種網絡熱梗幣),另一邊則是受到嚴格監管的傳統金融市場(資產和銀行賬戶受到美國證交會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保護)。

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加密貨幣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但這並非特朗普一人的功勞。加密貨幣之所以能獲得跨黨派支持,既得益於政治行動委員會(PAC)的巨額資金投入,也歸功於對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的政客接連失利。(2024年,加密貨幣行業豪擲4000萬美元,最終成功阻擊了俄亥俄州參議員、知名加密貨幣批評者謝羅德·布朗的連任競選。)

穩定幣的支持者認為,加密貨幣的繁榮將鞏固美元的國際地位。作為《天才法案》聯合提案人之一,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克爾斯滕·吉利布蘭德(Kirsten Gillibrand)警告稱,美國正麵臨"在數字貨幣競賽中落後"的風險。她特別指出:"我們眼睜睜看著歐洲和中國在數字貨幣領域布局落子,而特朗普政府卻阻撓美聯儲推出數字美元的計劃,這無疑會讓我們進一步掉隊。"

吉利布蘭德主張,由於多數穩定幣都以美元為錨定資產,通過加強監管和推廣這類數字貨幣,反而能強化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這一觀點並非全無道理——美元之所以能稱霸全球,正是得益於美國經濟政治的穩定性及其建立的國際支付網絡。這種優勢地位使美國得以將全球金融體係的核心位置轉化為戰略武器:通過經濟製裁,美國能夠迫使國際金融機構在"服務不受美國歡迎的客戶"與"進入美元主導的全球金融體係"之間作出抉擇。

加密貨幣行業堅信,穩定幣合法化將把當前這個魚龍混雜的加密生態係統——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個係統中的主力,也就是很多加密項目和交易所,其創設初衷就是為了規避甚至取代美元霸權及政府法定貨幣——正式納入主流金融體係。

這一切對加密貨幣行業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卻給全球金融穩定埋下了巨大隱患。隻需看看加密愛好者們曾經的豪言壯語就可見一斑:特朗普任命的"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沙皇"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曾公開期待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能成為"新世界貨幣",讓美國的金融霸權被私營部門的無序競爭所取代。

若加密貨幣成為主流金融工具,可能引發的混亂局麵令人憂心。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民主黨幕僚指出,《天才法案》將允許美國交易所上線不受本土監管的離岸公司發行的穩定幣。批評人士特別提到,目前流通的主要穩定幣Tether(其運營主體在美國司法管轄範圍之外)已被證實成為犯罪分子和製裁規避者的資金通道。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具有交易隱匿功能的"混幣器服務"平台,已被指控協助朝鮮黑客洗錢數億美元。

即便存在完善的監管框架,執法力度才是關鍵。美國司法部近期出台的政策令人費解——一方麵承認哈馬斯和ISIS等恐怖組織利用加密貨幣平台隱匿資金流動、逃避追查,另一方麵卻宣布對部分平台免於起訴。而臭名昭著的迷因幣騙局(發行者收割公眾資金後卷款跑路)在現任總統將其視為個人牟利工具的情況下,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而對穩定幣最根本的擔憂,或許在於其可能引發的係統性金融風險。這種遊走於傳統金融體係邊緣的特殊存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監管難題。《天才法案》的製定者雖然提出要定期評估穩定幣對金融穩定的影響,卻刻意回避了一個核心問題:美國政府是否會為美元穩定幣提供信用背書?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當某款穩定幣麵臨崩盤或被證實存在欺詐時,政府是否要出手救助?若選擇救助,可能讓納稅人背負沉重債務——這正是"大而不能倒"的傳統金融機構需要接受嚴格監管的根本原因。

但若拒絕救助,又將給國際美元體係帶來新的係統性風險。當市場無法預判哪些機構會因連鎖反應倒下、風險敞口有多大時,銀行擠兌式的危機就可能爆發,最終導致整個金融體係陷入流動性枯竭。這也正是監管機構要求全球美元市場主要參與者保持高度透明度的根本原因。

以Tether公司為例,其首席執行官曾直言不諱地揭示了一個警示性場景:由於大型銀行拒絕合作,歐洲的穩定幣發行方不得不將資金存放在中小型銀行。但若市場對這些銀行托管的穩定幣失去信心,出現20%持倉集中贖回的情況,這些中小銀行將立即麵臨類似傳統銀行擠兌的危機。

屆時,誰能阻止這種恐慌情緒向整個銀行體係蔓延?這個角色必須由具備充足救助能力的機構來承擔——而且必須動用真實的美元,而不是那些似是而非的加密貨幣。

這正解釋了為何"美國是否應該支持美元穩定幣"這個問題如此難以回答。也難怪有報道顯示,多國正試圖降低本國銀行對美元融資的依賴程度。

國際社會將美國推動穩定幣合法化的舉措視為潛在威脅。一旦穩定幣成為美國掌控的新型金融工具,華盛頓可能借此進一步滲透他國金融體係。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元與加密貨幣的新型綁定關係,或將使非法資金流動達到史無前例的規模。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萊恩警告稱,對穩定幣的依賴將導致金融活動從歐元體係向美元背書的私營加密貨幣轉移,這將使歐洲在麵對美國經濟施壓時更加脆弱。

作為歐盟"戰略自主"計劃(旨在減少對美依賴)的重要一環,歐洲央行正加速推進數字歐元建設。這一由公共部門主導的數字貨幣不僅將提供完整的替代支付網絡,更將具備內建的隱私保護和安全機製——這與私營穩定幣形成鮮明對比。

當前局勢表明,穩定幣非但未能如預期般通過"幫助美國追趕他國"來鞏固美元霸權,反而正在促使各國加速擺脫美元體係的束縛。歐洲不僅正在構築自身的金融防護網,更在謀劃建立一個全新的全球替代方案——這個日漸失去信任的美國主導體係,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歐洲央行數字歐元項目負責人已開始探討其"國際化應用前景",旨在打造一個"尊重各國主權、降低係統性風險、創造新發展機遇"的全新支付體係。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穩定幣原本被寄望於借助美元信用來規範混亂的加密市場,如今卻可能反過來將加密貨幣的亂象——加之特朗普政府的特殊政策導向——傳導至美元主導的傳統金融體係之中。這種反向滲透正在引發更深層次的係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