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別爭了!巴黎奧運會,他們才是最大贏家
今年最賺錢的行業是什麽?
——外貿、外貿,外貿。
上半年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21.1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曆史上首次超過21萬億。其中,出口貿易總額12.13萬億,增長6.9%;貿易順差3.09萬億,擴大12%。
誰在“悶聲發大財”,狠狠地賺老外的鈔票?
在巴黎奧運會,可以窺見答案。
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不僅是全球頂尖運動員同台競技的最高舞台,也是大國製造和科技實力展示的秀場,各大品牌競相登場、爭奇鬥豔。
在奧運賽場上,誰是中國製造的“金牌選手”?
2004年,雅典奧運,一個名叫劉翔的21歲年輕人,在110米欄決賽中以12秒91平世界紀錄,奪得中國第一塊男子田徑奧運會金牌。
同樣打破曆史記錄的,是聯想。它成為中國第一個奧運TOP讚助商。從此,奧運會日益成為中國品牌的大舞台。
奧運曝光,對品牌來說絕對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巴黎奧運會上,與體育(健康)消費場景強相關的國產日用品、乳製品、食品飲料和服裝等知名品牌,幾乎悉數登場。
怡寶、紅旗、湯臣倍健、特步、李寧等……紛紛出現在中國各單項國家隊合作夥伴、讚助商和裝備供應商名單上。
這一長串的名單,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有什麽門道呢?
智穀趨勢觀察到,本屆奧運營銷最大的不同,是中國品牌的“出海”。
比如,匹克和安踏就讚助了不少外國體育代表團,希望通過曝光打開海外市場。
匹克是本屆奧運會讚助代表團製服最多的品牌:
冰島、斯洛文尼亞、萊索托、塞爾維亞、新西蘭等五大洲11個國家奧運會代表團,均被其收入“麾下”。
安踏則是把國際奧委會的製服組都承包了。
去年,安踏與國際奧委會簽約,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及工作人員提供包括服裝、鞋和配件在內的體育裝備,直到2026年。
用安踏自己的話來說,這是在打造“世界的安踏”。
2023年,安踏正式吹起品牌出海的號角,不僅將門店開到了東南亞,更是簽下NBA球星歐文,出任品牌首席創意官,步子邁得不小。
與此同時,進入奧運營銷視野的還有中國“新消費”行業。
以霸王茶姬和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和以泡泡瑪特和名創優品為代表的潮玩,都忙得熱火朝天。
其中,霸王茶姬和喜茶“不約而同”都在奧運開幕前,開設了自己的巴黎快閃店。泡泡瑪特和名創優品更是直接將門店開到了巴黎,搞起了場景營銷。
中國“新消費”,為何紛紛押注奧運?
無他,國內消費太卷了,各大品牌都在忙著在海外再造一個新的“自己”。
一季度,名創優品就有三分之一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其海外總收入12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海外直營收入占58%,同比增長92%。
同期,泡泡瑪特港澳台及海外營收亦是同比高速增長245%-250%!
這些潮玩龍頭企業,厭倦了國內的打打殺殺,出海後才發現豁然開朗:原來人少就不卷的道理,全球都是適用的。
新茶飲的下半場,也不止國內的9塊9價格戰,還有更廣闊海外市場。
2018年雙雙出海東南亞的霸王茶姬和喜茶,前者在今年五月喊出“讓全球的年輕人每天都喝中國茶”,後者已在海外布局近30家門店。
內卷沒有出路,要卷就往外卷——“不出海,就出局”這句老話,新茶飲給出了新的詮釋。
相比讚助和營銷,產品出口到奧運會的中國製造商,是更大的贏家。
過去的體育大賽,中國製造往往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
比如2010年南非世界杯,滿場轟鳴的嗚嗚祖拉(vuvuzela)不僅讓這一非洲土著樂器名揚世界,更是讓貢獻了90%嗚嗚祖拉產量的義烏,也一夜之間蜚聲國際。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煙花、人造草坪、主體育館的椅子、參賽國的國旗,以及奧運商品中的毛巾床上用品、針織品、服裝、毛絨玩偶吉祥物、徽章、腕帶和手環,大多數還是來自義烏。
2016年裏約奧運會,“中國製造”從“物美價廉”的小商品升級到裏約地鐵4號線上運行的列車、場館建設、中央空調、對講機、安檢設備等複雜工業品。
這屆巴黎奧運會,情況就更不一樣了,“中國智造”有了更鮮明的體感,升級趨勢極為明顯。
除了80%奧運吉祥物玩偶仍然由中國廠商生產外,巴黎奧運會上還出現了許多高科技的中國產品:
高巨創新的無人機編隊
洲明科技、艾比森提供的賽場LED大屏
安凱客車上線的雙層城市旅遊純電動觀光客車
華大智造在運動員活動中心的基因測序儀
AlphaTool自動化移液機器人……
在全球範圍內,老外喜歡的Made in China,已經從簡單加工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升級到科技含量更高的“智造產品”——高端設備製造和智能製造商品上。
比如,中國大巴最近就被全球各國買爆了:
今年初,中通客車向沙特出口1022輛客車,創出交付海外的最大單;
比亞迪出口比利時(500輛)
金旅出口越南(270輛)
金龍出口巴基斯坦(160輛)
中通出口新加坡(120輛)……
2023年,中國客車出口43515輛,同比大增41.25%,創曆史新高;2024年1-5月,中國客車出口達21828輛,再度飆升41.99%,再創曆史新高。
芝麻開花——節節高,背後是外貿帶來的滾滾金銀,也造就了“大贏家”深圳。
上半年,深圳實現出口1.41萬億元,增長34.9%,遠高於國內其他城市。
進出口總額,深圳更是超過了上海,成為中國外貿第一大城市。
深圳外貿爆發的原因是什麽?
上半年,深圳“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相關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出口1.22萬億元,增長近20%——關鍵詞是“技術密集型產品”。
這些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往海外,不僅征服了挑剔的奧委會,也贏得了全世界無數消費者的心。
從2004年的初出茅廬,到2024年的百花齊放,二十年奧運營銷曆程的背後,中國品牌長長的名單足以拚出一部商業簡史。
在奧運TOP讚助商一欄上,巴黎奧運會的中國品牌除了2019年加入的蒙牛(聯合可口可樂),還有2017年開始連續第七年讚助的阿裏巴巴。
這無疑也是品牌頂級實力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阿裏巴巴的通義大模型還是本屆奧運會的AI大模型應用技術提供方。它顯然代表著中國品牌的“科技力量”。
如果說,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品牌奧運營銷的主題是“大國崛起”,那麽,當下這一主題早已演變成為:出海+科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所有勇往出海的中國品牌,仿佛聽到戰鼓的轟響,有一個聲音在輕輕說:
往前看,別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