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許多人瞧不起的黃金投資,正在掀起第三輪牛市
如果你遇到一個投資人跟他說,你在投資黃金,大概率你會被鄙視。今年巴菲特股東大會結束後,我參加微博發起的一個直播,我表示希望知道巴菲特有沒有改變對黃金和加密貨幣的看法,因為他長期認為黃金和加密貨幣沒有投資價值。
結果,同場的兩位嘉賓,強烈認同巴菲特,強烈反對投資黃金和加密貨幣。
而我們是看多黃金的,幾期視頻應該讓大家記憶猶新。
近期,全球宏觀投資機構Crescat Capital發布了一篇研究報告,標題為《The Rise of Hard Assets》,核心論點就是我們正處於商品牛市中,尤其是目前是第三輪黃金牛市。本篇文章主要就該報告的主要觀點進行概括。
核心觀點一:黃金重新成為央行的重要資產,這種轉變可能隻是一個開始。特別是在俄羅斯-烏克蘭衝突之後,進一步強化了這個觀點,當時美國凍結了俄羅斯持有的約 3000 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盡管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美國其他親密盟友仍持有大量美國國債,但曾經是美國主要金融國的中國已明確地將其重點轉向黃金作為其核心持有資產。
核心觀點二:全球大幅低配黃金資產。黃金和采礦商的配置比例在2024年僅為1%。
核心觀點三:全球主要國家持續推動貨幣供應。盡管采取了數量緊縮措施,並維持利率明顯高於過去15年的水平,但基礎貨幣和M2貨幣供應量仍然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趨勢並非美國獨有,其他發達經濟體也出現了類似現象。
核心觀點四:戰略投資組合重新評估。央行重新評估其資產配置一樣,傳統的 60/40 投資組合也麵臨著類似的壓力。由於主權固定收益工具表現不佳,硬資產正在被重新視為重要的替代品。在經曆了長期表現不佳之後,自 COVID-19 經濟衰退以來,大宗商品的表現明顯優於美國國債。
核心觀點五:中國的“日本化時刻”推動對黃金的需求。中國貨幣體係持續麵臨的貶值壓力正是促使其迫切需要堅持積累黃金的原因。如果說有什麽不同的話,那就是中國的宏觀失衡隻會強化持有黃金的理由。
核心觀點六:黃金作為中性資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當今宏觀經濟失衡的情況下,發達經濟體發現自己的可操作性有限,導致債務負擔大幅上升。這一激增是由全球利率上升和財政支出持續處於曆史高位推動的。與以下曆史時期的比較突顯了主權債務發行量前所未有的增長。
核心觀點七:黃金生產量正在下滑,而供應的減少往往帶來黃金的牛市。
核心觀點八:結合此前所述,我們正處在第三輪黃金大牛市中,前兩輪大牛市分別在1970-1980年和2000-2014年期間。
我們認為,站在目前的時間點,下半年對於黃金的核心刺激來源於避險需求、降息預期和新興市場的進一步購金。
黃金的配置非常多樣化,既可以人民幣在國內購金,也可以通過持有黃金ETF,更成熟的投資者甚至可以通過持有黃金期貨來進行合理配置。
動蕩的全球,黃金的重要性正越來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