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三款新品,茅台的“焦慮”寫在了臉上
節前接連放大招,一口氣推出3款新酒,從來沒有見過茅台這麽拚。
近期茅台(600519.SH)動作頻頻,頻上熱搜,好不熱鬧。
自2021年底至1月18日,短短半個多月時間茅台就發布了三個新品,包括茅台珍品升級版、虎年生肖酒和茅台1935。除了推新品,還有漲價。
在珍品升級版發布僅僅過去2天時間,茅台就宣布自2022年元旦起對新品提價。
市場指導價由4499上調至4599元。與新品同時提價的,還有陳年茅台15年。指導價由4999上調至5999元,漲價幅度達20%。
新品中關注度最高的,當屬茅台1935。同高端的珍品升級版和陳年酒相比,定價1188元的茅台1935更具性價比。但產品剛經發布,終端價就炒到了1800元,遠超飛天茅台官方指導價。
圖片來源:茅台時空微信公眾號
然而價格的“狂飆”也引發了市場質疑和猜測。價格暴漲是為飛天茅台提價鋪路?今年飛天還能否實現提價?開年以來茅台動作不斷有何暗示?本篇文章就來仔細說一說。
“焦急”的丁雄軍
從開年以來茅台的一係列動作看,茅台真的急了。而著急之處正是增速。在近期召開的茅台職工代表大會上,很顯然新董事長丁雄軍對2021年的業績並不滿意。
此前一味強調“穩字當頭”的茅台,此時也不再“矜持”。會上丁雄軍直截了當的指出,不能再“踩小步”,必須“大踏步”。這樣的表述在之前茅台的工作總結中十分罕見。
什麽意思呢?“踩小步”暗示當下的茅台增長慢,“大踏步”意味著茅台在2022年將采取更多措施,一切以提業績為中心,就是這麽簡單。
增長動能問題一直困擾茅台。在茅台營收增速放緩背景下,茅台集團“十四五”戰略目標中仍舊提出了“雙翻番”,其中就包括經營業績的翻倍。
目前2021年茅台集團整體業績尚未公布,但可以從上市公司的業績著手(2020年營收占集團的85.93%),按照2021年貴州茅台業績預測,全年將實現營收1090億左右,若翻番則營收目標需要達到2180億,對應的年複合增速達14.87%。
很明顯當前茅台的增速並不及格。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僅11.2%左右,離14.87%還有一定距離。而14.87%還僅僅是最低要求。
2022年開年新品就“火力全開”,推新漲價,而這僅僅是茅台焦急的外在表象。更深刻的一點在於,茅台對控價態度的“鬆口”,對新品價格暴漲這件事采取的默許態度。
從珍品升級版,到虎年生肖酒,再到茅台1935,每次新品發布都是一個價格“炒作”曆程。
如珍品升級版上市伊始,市場價就曝出已在7000元以上;指導價為2499元的虎年生肖酒,短短十幾日市場價就已漲至6000元;再如茅台1935,新品剛剛發布,定價1188元,市場價就已經達到1800元。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市場行為,茅台無法幹預。但新品畢竟不是飛天,由於價格和產品定位問題,並不如飛天那般稀缺,但關鍵在產品配額上。
如珍品升級版,據傳市場配額僅300噸;同樣茅台1935,作為係列酒高端“台柱子”,據稱初始配額也僅為2000噸,客戶雖然谘詢的多,但經銷商渠道普遍反映沒貨。而後續配額是否增多則取決於市場情況了。
如此配額市場價格怎能不大漲?至於是不是饑餓營銷有意為之,就無從知曉了。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茅台目前並未對“出新即炒作”采取有效控價行為。
同飛天剛性的出廠價指導價不同,其他產品是可以根據市場價靈活調價的,而茅台自身也會從調價中受益。
從近期新品漲價勢頭也可以窺探。與其立竿見影地解決飛天提價這一複雜問題,還是采取了推新和漲價這樣較為穩妥的“曲線救市”方式。
雖然茅台是找到了其他的“業績通道”,但飛天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且伴隨1935價格的暴漲,爭議性更大。
尷尬的飛天?
茅台1935終端價格的大漲,核心單品飛天茅台似乎有些“掛不住”。雖然終端價格一直在3000元左右,但指導價1499成了永遠邁不過去的坎。茅台1935的大漲是否預示著飛天要提價,提前給茅台鋪路?
個人對這個觀點持謹慎態度。
飛天茅台是茅台集團的一大“殺器”人盡皆知,其出廠價格對集團營收更具有決定性影響。
指導價終端價“雙軌”巨大價差,從市場角度看提價條件已經非常充分。市場原本對茅台在2022年元旦時間節點前後提價也是有預期的。
一者是新董事長上任後,提出市場化改革方案,這對此前茅台發展路徑也是一個大膽創新之舉。所以市場對飛天提價預期較前幾任都大大增強。
同時,元旦對於提價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點。一般來說,春節作為白酒行業旺季節點,銷量可占全年總銷量的30%以上。元旦提價對全年業績提升意義不言而喻。
從近20年來茅台酒提價曆程也可以看出,1月份提價概率非常高。十次提價中有四次發生在1月,也就是年初。
資本市場貴州茅台股價,似乎也在靠近2022年元旦進入“狂歡倒計時”,等待提價消息的落地。
自9月茅台股價見1525.50的低點後開啟反彈模式,一路上漲至12月24日最高價2216.96元,反彈幅度達45.33%。
真正“迫使”漲勢戛然而止的,是中信證券12月27日發布的研報。茅台2022年1-2月已經開啟打款,預計完成全年配額25%左右,價格暫未通知變化。
中信的調研反饋意味著短期提價預期落空。也暗示了茅台酒提價仍然遇到很大阻力,並不是簡簡單單市場供求問題。
這一點茅台自身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才有了飛天配額的“計劃外價格”、推新品、漲價等一係列操作。
同時,從茅台1935價格上也能窺見一二。茅台1935是茅台重點打造,意欲搶占飛天留下的千元空白市場,目的非常明確。
但目前價格是否有泡沫?對茅台來說,價格能穩定住,或者有一定溢價是追求的最大目標。
嚴格來說茅台1935並不算新鮮產品,上市前造勢非常充分。茅台1935是遵義1935的升級版,早在2020年7月就傳出絕版換裝的消息。
在2021年3月份傳出遵義1935要改名為茅台1935,並在9月底傳出上市消息,後被證偽。
所謂遵義1935,發行於2016年,市麵上所見並不多,是一款帶有神奇色彩的茅台內部渠道酒。
由於一直沒有商品條碼,商標也不能注冊(被搶注了),所以多用於政府接待和特定單位銷售。但由於其口感接近飛天茅台,也有“小茅台”之稱。
遵義1935價格上漲也十分“誇張”。主要是因為2020年後絕版停產的消息推動。
據醬酒老梁微信公眾號消息,早在2020年4月價格還在580元,到2021年3月價格就已經來到了1100元。而據京東渠道商遵義1935價格數據顯示,53度500ML一瓶價格為1399—1500元區間。
作為遵義1935的升級版,茅台1935價格自然也就高於遵義1935,但麵對如同坐火箭般飆漲的終端價格,很難說遵義1935沒有泡沫,更不用說茅台1935了。
所以,未來茅台1935價格回歸理性是必然,茅台1935產品定位更多強調的是自飲屬性,而且渠道利潤率已經接近50%,此時的暴漲有“造勢”嫌疑。
如此巨大利潤空間又是“搶到即賺到”,隨著供應增加,1188市場價能否穩得住都要打問號。更談不上威脅飛天了。
這一點邏輯在於茅台要將係列酒推向台前,打造更多類飛天的“台柱”產品,並將更多產能集中到這些大單品上。比如王子酒、漢醬,以及本次新品茅台1935。
早在2020年底就傳出茅台將削減低端酒配額,如茅台迎賓係列等。並加大中高端酒配額占比。一旦配額增多,茅台1935價格自然會回落。
因此,茅台1935與飛天茅台不論是在產品定位,定價上都沒有任何交集,短期價格暴漲說明不了任何問題。
如果非要說有關係的話,1935本意是想承接茅台溢出的自飲消費需求,減輕一些飛天的“需求負擔”,僅此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1935關注度提高,自然也會帶動其他係列酒動銷。茅台指出十四五係列酒營銷要翻一倍,達到240億以上(2021年126億)。未來係列酒的擴產漲價也將會是提升茅台業績的重要一環。
飛天茅台價格未必真的“難以撼動”
當前茅台的發展已經是明牌,就是采取一切能采取的手段促進業績增長。而這其中,雖然飛天茅台價格構成因素複雜,但並非不可變動。
造勢,出新,漲價,一係列運作在2022年開年的“業績衝刺戰”就已經打響。雖然作出了諸多努力,但產品需求並非個個如飛天那般剛性,市場買不買漲,能否消化還需時間驗證。
如果一季度業績不及預期,那麽飛天提價的必要性就凸現出來了,真正到了它發威的時刻。
提價方式有很多種,這就涉及到提價策略了。提高指導價未必一定提高出廠價。
提高出廠價釋放漲價預期過於強烈,經銷商渠道利潤被壓縮很大可能會進行終端零售價格傳導,造成市場價格大幅波動。
所以可能采用不提出廠價暫時隻提指導價的方式,既保障了渠道利潤,終端價格也保持穩定。等條件成熟再提出廠價。
畢竟,當下茅台對商超、電商、酒類連鎖等渠道出廠價都已達到1399元,隻提指導價也會增加茅台利潤。
因此,2022年的茅台酒價格雖然短期落空,但仍有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