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整車研發落地上海徐匯!年薪百萬,全領域撒網

來源: 2021-07-23 03:04:4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小米整車研發落地上海徐匯!年薪百萬,全領域撒網

這樣的招聘,闊綽得不像小米。

但這確實就是小米曝光的最新人才招聘需求。

造車相關,整車方向,百萬年薪 …… 崗位多需求大,利好傳統車廠供應鏈人才。

米粉朋友們,如果你有整車設計製造相關的人才,現在有機會和雷總交個朋友了。

隻是—— base 在上海——而不是之前傳聞的武漢。

小米都招怎樣的整車人才?

小米官網招聘頁麵,新崗位已經全部上新,而且全都 " 加急 "。

招聘的崗位囊括整車設計研發的方方麵麵,相比於此前的自動駕駛,此次招聘則更偏向汽車裏的 " 車輛工程 "。

大到汽車底盤、整車架構,小到空調、內飾,一應俱全。

而在一些獵頭渠道,更是明碼標價,或許可參考一二。

基本 30k-60k 區間,14 薪。

薪資不低,基本上和新勢力造車的平均水準持平。

但別忘了,這裏麵可能還沒有算上期權

更加深入來看,小米這次的整車人才招聘,以模塊負責人、專家、資深工程師為主,還有兩點很醒目:

1、年限要求基本 5 年起步。(5 年以上主流 OEM 工作經曆,主導 / 參與 2 個以上完整的項目開發。)

2、辦公地點都在上海徐匯區。

這也差不多等於官宣——

小米整車研發設計,落戶上海。

更具體講:徐匯區。

上海徐匯區有什麽特別之處?

有這些和汽車供應鏈相關的公司:

比如上海先進半導體,中荷合資的上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也是國內最早從事汽車電子芯片、IGBT 芯片製造的公司。

Tire1麥格納的座椅研發中心、法雷奧的可視係統雨刮亞洲研發中心、延鋒偉世通的車飾 …… 都聚集在這裏。

另外全球知名的 Tire 1,博世、麥格納、采埃孚、安波福、博爾德 …… 也差不多都在這片周邊。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雷軍順為資本投資的公司,縱目科技、新案科技也都在這裏。

所以小米整車研發落戶上海徐匯,自然是能跟產業鏈供應商近一些。

小米造手機,一定程度上是供應鏈整合的成功。

現在造車,為啥不延續勝利經驗?

小米造車進展:全棧、全速撒網?

除了在官網放出招聘信息,小米也同時加緊在各大招聘網站的崗位投放。

僅在獵聘 app,與小米造車相關的崗位可以刷好幾屏,回饋時間大多都顯示的24 小時以內。

全棧布局,多渠道投放,小米這次下了大決心。

上一輪招聘,主要是自動駕駛,而此次開始,智能座艙也開始發力。

另外,電動車三電係統相關的崗位,也都缺。

一句話:全棧、全域,全崗位招聘。

而且小米現在的招聘,確實下了血本。

據 36Kr 報道,小米一度急聘自動駕駛規控負責人,薪酬總包最高能給到 2000 萬人民幣。

而矽穀自動駕駛圈,也有百萬美元年薪——特別優秀甚至無上限的承諾。

智能車參考聽聞,一位前特斯拉 AutoPilot 大將,進入小米視野。

此外百度 Apollo、華為、自動駕駛獨角獸,以及新造車公司的人才,也都差不多有收到小米獵頭的信息。

跟雷軍再造一個傳奇,Are you OK?

為了提升人才吸引力,小米還在股權激勵方麵做足功夫。

36Kr 報道,小米造車公司的員工期權,將會采取雙軌製。一方麵有獨立期權,上市就能兌現。另一方麵如果以後沒有如期上市,員工可以按照約定的業績裏程碑,將手中的汽車期權兌換成同等價值的小米限製性股票。

這跟最初穀歌無人車出發時,有點像。

智能車參考則獲悉,關鍵崗位的人才,雷軍都親自把關,畢竟事關最後一次重大創業,他深知首戰即決戰,另外這也是他一如既往的勞模本色。

除此之外,雷軍還馬不停蹄交流學習

宣布造車之後,長城、上汽、長安、東風、博世等行業玩家紛紛留下了他的足跡。

那時候還有玩笑說,當初雷總就是這麽考察魅族的。

不過,也有猜測,小米這是在選代工合作方,以及整車落地的城市。

畢竟汽車產業是工業領域的大戶,一旦落地,帶來的人才、經濟效益,也會巨大無比。

所以從小米官宣造車那天開始,連連錯失新造車玩家的湖北武漢,就馬不停蹄前往北京了。

希望能夠讓娘家人雷軍,把小米造車放在武漢、放在湖北。

湖北 / 武漢要錯失小米造車了嗎?

今年 3 月最後一天,小米造車的第二天,湖北和武漢也都被點燃了。

當時熱心市民紛紛跑到城市留言板上留言,希望武漢拿下小米造車項目,甚至還出現了各個區域的 " 爭奪戰 "。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給出積極回應,正在加強與小米溝通,爭取讓項目落戶光穀。

為什麽這麽重視?

因為造車帶動的是整個產業,是大規模就業,是規模 GDP。

無論武漢還是湖北,其實在汽車產業裏有積澱。

比如東風汽車集團,就在湖北,旗下還擁有東風雪鐵龍、標誌、本田這些知名品牌。

但在新造車浪潮中,湖北和武漢沒有吃到最大紅利。

造車新勢力三強,都不約而同地把研發和生產分開進行。蔚來以上海和合肥為主,小鵬是廣州鄭州,理想則是北京和常州。

新新造車勢力中,上海也成為了熱門地。

華為 HiCar 的研發設計在上海、百度集度也落地上海、理想新建的研發中心也在上海 ……

上海在這一波新造車中,吃到最大紅利,成為了人才高地。

唯一已經在湖北落地工廠的是造車勢力是威馬。

威馬在湖北黃石的工廠,總投資達到了 202 億元。後來同樣出身荊楚的何小鵬,也宣布會在湖北落地一個工廠。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小米造車這件事上,湖北或武漢還有機會

小米有更強的號召力和吸引力,它可能比威馬和小鵬需要更多更大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