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老字號衝刺A股,一天賣7萬多把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24 21:53:5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702 bytes)

日前,創業板指上市委公告,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IPO2月2日上會。如果成功過會,A股將迎來“刀剪第一股”。



招股書顯示,2019年,公司剪具的銷量為2706.14萬把,刀具銷量為509.94萬把,套刀剪組合178.81萬件,其他生活家居用品426.63萬件。照此計算,公司2019年一天賣出約7.4萬把剪刀。

一把剪具在2020年上半年的單位材料成本為3.31元,一把刀具的成本僅5.99元。一把刀剪成本不足6元,卻撐起了近5億元營收,毛利率近4成,張小泉股份獲諸多江浙投資大佬看好,紛紛入股。

400歲的老字號衝刺“刀剪第一股”

招股書顯示,公司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現代生活五金用品製造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銷售模式為經銷為主,直銷和代銷為輔。

“張小泉”是商務部認定的第一批中華老字號,其產品標識被工商總局認定為我國刀剪行業馳名商標、首屆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100強。

根據“張小泉”官網介紹,公元1600年,張思佳在安徽徽州黟縣開了一間剪刀店鋪,號“張大隆”。1610年前後,“張大隆”遷至杭州大井巷,為避冒牌,“張小泉”於1628年從其父手中接管店務之日,毅然將“張大隆”改成自己的名字“張小泉”。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400年後的今天,“張小泉”提交了招股書,摩拳擦掌準備進軍資本市場,衝刺“A股刀剪第一股”。

公司表示,本次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3900萬股,占本次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募集資金將用於公司陽江刀剪智能製造中心項目、企業管理信息化改造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共計約4.55億元。

根據《中國工業統計年鑒》曆年數據,我國規模以上刀剪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從2012年的257.81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409.5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0%。

成本不到6元,年營收4.8億元

根據“張小泉”披露的招股書,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3.41億元、4.10億元、4.84億元和2.5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884.16萬元、4380.85萬元、7230.07萬元及3281.46萬元。



圖片來源:張小泉招股書

同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6.37%、36.61%、41.25%及41.90%。但公司在招股書中提醒,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公司主要產品毛利率未來存在波動的風險。

公司存貨賬麵價值分別為6553.08萬元、8151.78萬元、1.12億元和1.29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2.44%、31.86%、37.51%和44.77%,公司存貨金額較大且占流動資產的比例較高,存貨主要為庫存商品。

根據招股書,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可分為剪具、刀具、套刀剪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



圖片來源:張小泉招股書

其中,剪具營收占比基本穩定,2017年為1.14億元、占比34.04%,2019年增至1.5億元、占比31.31%,2020年上半年為7958.08萬元、占比31.98%。

刀具營收占比則逐漸擴大,由2017年的0.67億元增至2019年的1.12億元,占比由19.95%增至23.40%,2020上半年占比增至26.32%。

套刀剪組合占比逐漸降低,營收由2017年的1.18億元增至2019年的1.39億元,占比由35.21%降至28.95%,2020年上半年占比降至24.13%。

其他生活家居用品營收占比也逐漸增長,由2017年的10.80%增至2020年上半年的17.57%。

招股書顯示,2019年,公司剪具的銷量為2706.14萬把,刀具銷量為509.94萬把,套刀剪組合178.81萬件,其他生活家居用品426.63萬件。照此計算,公司2019年一天賣出約7.4萬把剪刀。

成本方麵,2017年-2019年,公司單位材料成本分別為7.58 元、7.59元、7.56元,分別增長 0.15%、-0.38%和-10.45%。其中,一把剪具在2020年上半年的單位材料成本為3.31元,一把刀具的成本僅5.99元。

在粉絲數85.1萬人的張小泉天貓旗艦店上,銷量最高的菜刀單價每把79元,月銷售額超過1萬;薇婭帶貨的刀具套裝單價179元,月銷量超過1000。



圖片來源:張小泉天貓旗艦店

江浙知名投資人“加持”

截至2019年12月23日,公司股本結構如下:



圖片來源:張小泉招股書

根據招股書披露,前十大股東中,持股比例最高的是控股股東張小泉集團;第二大股東嶸泉投資為員工持股平台,由48名合夥人共同出資,公司董事張新程、夏乾良、汪永建、監事丁成紅及副總經理甘述林為出資份額最高的前五位合夥人,共計持有78.6314%的出資份額。

其他股東還包括杭州市國資委實控的杭實集團、陳愛蓮實控的萬豐集團全資子公司萬豐錦源、王均金旗下均瑤集團、郭廣昌實控的複星集團旗下的亞東北辰、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等知名江浙投資機構及投資人。



圖片來源:張小泉招股書

“老字號”紮堆上市

已經上市或準備上市的老字號主要集中在醫藥、食品飲料等領域,如同仁堂、全聚德、五芳齋、西安冰峰、德州扒雞等。

據中國證券報,一位製造行業上市公司董秘告訴記者,老字號進入資本市場,通過IPO或者之後的再融資來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做久,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說明現在中國的資本市場越來越成熟,也在不斷改革和完善。好的老字號上市後‘老樹發新枝’,可以獲得國內以及境外的投資者關注。這些數以億萬計的投資者,又能轉化為老字號的消費者,再進入資本市場,使得投資者和消費者相互轉化,這對他們的品牌、銷售有很大促進作用。”

另一位食品行業上市公司董秘告訴記者,老字號有品牌沉澱優勢,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能借助資本市場發揚壯大,那就是錦上添花,而且無論是老字號還是新品牌,都應該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上市越來越容易,但同時,退市也越來越容易,把產品質量做上去,才會得到市場的認可。”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當前國內很多老字號已經被新生一代的消費者拋棄,最大的問題是企業的體製和機製製約了產品創新層麵的迭代升級,這也就意味著老字號企業整個組織架構是否有能力去匹配高度開放的競爭環境,而上市隻能解決資本的問題,但無法回答組織架構變革的問題,老字號的創新和複活是一個體係工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