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接下來的通脹

來源: 2025-08-05 14:16:54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今天美股尤其是納指延續昨天的反彈勢頭在美東時間10點鍾戛然而止,轉而跳水。what happened?那個時刻發布的ISM PMI服務業指數低於所有預期,而其中支付價格指數卻跳升至2022年10月(也就是股市最低點)以來最高點。由於一般來說企業比消費者更直接更早麵對關稅(以及特朗普其他幹擾貿易的措施)影響,這很可能吹響了通脹的前奏。

回顧一下2021的通脹。它同樣起始於2021年初投機盛行,meme股和垃圾幣亂飛的時間之後。 當時由於疫情限製,大部分人無法出門,服務消費無法提升,消費都在實物特別是耐用品durable goods上。當時2021年中時候durable goods的消費突然比疫情前暴增近40%, 從而導致了供應鏈跟不上,由於各種free money通過meme股和垃圾幣到了願意瘋狂花錢的人手上,實物價格開始飆升。(所以當時供應鏈跟不上主要是需求端的問題,疫情的限製其實是次要因素)。隨後,通脹從耐用品開始蔓延到其他實物消費,最後隨著逐漸開放才蔓延到服務上。

到了今天,美國人似乎還在“補償性”“報複性”地增加服務消費,或者說“體驗消費”。餐館小費漲了又漲,各種人工費用暴增(USPS又大漲郵費就是一個例子)。與疫情前供應鏈出問題的原因不同,現在供應鏈是被特朗普一個人之力打得七零八落。關稅本身還不能算最主要的問題,雖然光是關稅已經給進口加了十幾個點以上的成本了,更嚴重的問題是特朗普打擊別國造成的不確定性(隨便兩個例子:一,特朗普已經取消進口商品最低免稅額de minimis並且不限於中國商品,二, 中國船有關的航運公司要交額外費用) 使得原有的供應鏈失效,有的東西進口商甚至準備幹脆不進口了。結果同樣是蔓延到所有消費項上。這就是同時既造成PMI萎縮同時又造成支付價格大漲的原因。接下來極大可能扭曲會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