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牌號的故事
我們1999年買的一個自住房是從建造商那裏訂造的。訂的時候,那條是圓圈兒的小街隻是在圖紙上,路都還沒開發出來。那裏的lot(相對當地其它)比較大,而且圖紙上標明了圓圈兒上進口處,南邊兒和東邊兒房子們後院的大樹都會被保存,所以我們喜歡。
我們開始時訂的是進口處右手第二戶。合同簽了定金也付了後,突然一天想起來門牌號的事情。雖然我們自己不在乎,但如果是“4”的話,以後賣房時華人買主不一定喜歡(加拿大首都的科技區有不少華人碼工),於是打了電話去問市裏管發門牌號的公務員。
那位公務員態度特好,說按慣例右手的門牌號是應該從雙號開始,第二戶門牌號應該是4。聽了後我的頭開始變大,但還是壯著膽子小聲地問了一句:"Is there any possibility to change that?",沒想到公務員說因為小街還沒開發,所以門牌號還沒開始做,如果我有充分的理由,他也可以從單號開始。我馬上抓住了這根救命的稻草,和他講明華人不喜歡數字“4”,因為和“死”諧音。他聽了後大笑了起來,說,那好,就換成單號開始吧。
半年後因為建商的問題,我們被容許換到了小街圓圈兒南邊兒更好(後院大樹多還連著市裏的樹林)更大的lot,還是在右手邊,還是單號。
到目前為止,隻有我們和那位公務員知道那條小街門牌號碼的單雙順序為什麽和別的街都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