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欠債 金錢人情感情

來源: 四姑娘山 2018-09-10 15:22: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709 bytes)

 

有人講還貸的感受:終於付清了最後一筆,再沒有欠債,一顆石頭落地,心安。

 

這種感受隱藏了一個假設:借錢不是好事。

 

欠債真沒那麽糟糕。甚至相反,會欠的人才能贏。

 

世界上最大的債是美國國債,由天才的漢密爾頓開創。他是美國第一任財長。獨立戰爭後,滿目瘡痍,債台高築,老百姓沒錢,國家也沒錢。

 

怎麽還債呢?漢密爾頓說:不還,繼續借債。傑佛遜和麥迪森不同意:這夥計瘋了。漢密爾頓擺事實,講道理:英國的皇家海軍,借錢建的,日不落帝國,舉債才能成形。苦口婆心,最後還不得不利用政治交易換來大佬們的支持。

 

後來的結果大家看到了,美國日益強大,趕法超英。國債作為美國金融最重要的支柱,功不可沒。

 

現在的我們,大多數能明白借錢的道理。不貸款,怎麽住大房子享受生活。不貸款,怎麽把創意變成產業,賺大錢。

 

借錢是對借貸雙方有益的事。銀行啥事不幹,坐收利息。借款方因為有了啟動資金,做成了一件沒錢不行的事,獲得比所借款項大得多的收益。

 

經濟思維的影響力不隻在錢來錢往,可以擴展到更廣的社會生活領域。

 

擴展一, 欠人情。

 

有事要辦,開口求人,欠下人情。沒關係,幫你的人心理滿足,同時還有一種放貸成功的喜悅感:將來找你幫忙,你不好拒絕。

 

求人的也不要往心上去,落袋為安,事情辦妥,已經賺了,至於欠下的人情債,慢慢還。因為有債,人更努力。為還債還可以再借債,由此織就的社會關係網,本身就是財富。

 

擴展二,欠感情。

 

男女交往,總有踏出第一步的。沒有第一步,哪有後麵的故事。

 

主動的一方算“放款”,強製賣了“感情債”給被動的一方。對方小欣喜,接受不接受,多多少少總有回報,因為她欠了。

 

始亂終棄,是男方欠“情”。這也是好事? 是的,至少對男方來說,最大化了個人生活經驗。

 

結論:主動的欠款欠情是好生活的開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