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最低迷的時候開餐館

來源: 2009-07-23 19:11:4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2007 年8月,我做了2年的進出口公司被一家挪威的公司收購了。 我的老板決定把我調到上海分公司。想到我要做空中飛人,還沒法照顧到家裏。我一狠心,把工作辭了。

那時正是美國經濟開始走下坡的時候,找了幾個星期的工作,Phone interview 也有,Interview 也去了,都沒有回音。決定還是自己做生意吧。 進出口,日進鬥金的生意我沒有那個天賦,還是腳踏實地的做實業吧。開餐廳。 想法是: 老美經濟再不好,可以不買房,買車,買衣服,飯總要吃的吧。

於是我開始在網上查尋On market 得餐館。我先在西雅圖的地圖上畫出有潛力的地區。 由於IT Industry, 西雅圖東麵的 Bellevue 變成我Focus 的地段。 selling resrautant.com, commerial mls, craigslist, 我每天幾乎花所有的時間在網上。還幫自己找了個 Buyer agent, 帶著我到處看。 

看了幾乎所有當時on market 的餐館,發覺房租無比的貴,高級餐館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是最難生存的,而這些貴的離譜的Space,z隻有貴的離譜的Menu可以Afford. 

我隻好加寬了我search的地區,找到一個空的店麵,在西雅圖東麵一個比較新的城市,是大部分IT安家的地方。 店麵在小城市中心 的 主要街道上,有很多餐館,周末還有Art fest和music fest.  找到房東,談了價錢很合理,還包2萬裝修費。我很興奮,終於找到合適的地點了。 

第二天,我去了City 的Building Department. 因為這店麵本來是工具市場,改成餐館需要政府的同意。 當我把我的策劃說給Department裏值班的工程師聽了後,他翻出來一疊表格。 原來把工具市場改成餐館,需要交給政府的費用近8萬,其中包括人流,車流費將近6萬,因為餐廳造成的人流比工具市場多。 暈。

我聽了差點暈乎,這8萬將是丟了打水漂的錢呀。後來就算房東願意幫我出一半,我還是拒絕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我開始有些泄氣了。正好Expedia 和Nordstrom 打電話來預約Interview, 我一度覺得自己做老板的夢要破滅了、 

一則Craigslist 的廣告引起我的注意,一家歐洲式的餐館,位於Queen Anne, 西雅圖市中心山上的富裕白人區。 西雅圖人都叫這裏的人叫old money, 這裏的住的要麽是市中心上班的高層,退休的老夫妻,或幾代遺留下的財富。一家小小的店,位於小區主要的商業大道上,聚集著不同的餐館,咖啡屋和酒吧。

小店坐落在一座公寓樓的底層,旁邊有精品店,酒吧。全新的裝修很warm, 牆上掛的大平麵電視讓整家餐館多了些modern. 房租1500,tripe net 200,由於和樓上的住戶平分所以那麽低。還記得在Bellevue看過單單triple net 就一個月1800的店麵,(哆嗦。。)

搞了2個星期,小店變成我的咯。。。。。我要開始了一周7天每天上班的生涯。

省略1萬字。。。或者以後再寫

現在小店已經變成小區裏有名的小餐廳,申請了紅酒牌,冬天的湯,夏天的冰欺淩,還有我們獨創的幾樣specialty 都很受歡迎。 小區裏可愛的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老太婆們,挎著LV,帶著Channel眼鏡,下午2,3點就來和紅酒。或者Stay home moms 用小拖車裝了她家2,3個寶貝來吃午飯,冰欺淩。 我認識了一個客人,他、她會帶來他的家人,老的小的,我就認識了他們一家。一開始其實我有些怕這個90%白人的小區不會接受我這個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 但是現在,我已經融入了他們的小圈子。他們都把我當成他們的鄰居,走過的時候會叫我的名字,和我揮揮手。(這條街上有很多人走路)

還有一位退休的客人,上個月開始在我的小店裏免費表演,演唱,由於他太喜歡我做的沙拉了。 每個星期五晚上彈著吉他,追尋著他年輕時的夢。幫我招來了好多生意,和名聲。好熱鬧。

所以說,經濟低迷的時候,是創業的時候。You can buy business penny on a dollar right now. 要有耐心,機緣和吃苦的精神。

有興趣的可以問我喔。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在經濟最低迷的時候開餐館
  • 星期一晚飯
  • 2009 夏的故事
  • 昨天shopping 的結果
  • 試著做個修身養性的優雅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