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卡尼與阿爾伯塔省省長史密斯簽署了一項重大的能源合作協議: 為通往亞洲新輸油管"開綠燈"
拿大重磅能源協議:為通往亞洲新輸油管"開綠燈"換75%減排
加拿大總理卡尼與阿爾伯塔省省長史密斯簽署了一項重大的能源合作協議,明確了在聯邦《重大項目法》框架下,若要批準一條通往太平洋的新輸油管道,必須滿足的減排及其他氣候條件。
根據這項新的諒解備忘錄(MOU),聯邦與省級政府承諾采取一係列措施,以加強在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上的合作、提高能源產量,並提升加拿大的經濟可持續性及出口潛力。


為了讓加拿大政府協助加速推進阿省的輸油管道項目,該協議規定的條件之一是:阿爾伯塔省必須加入一項工業碳定價機製,在未來10年內將甲烷排放減少 75%;作為交換,聯邦自由黨政府將不實施油氣行業排放上限政策。
油輪禁令有望豁免
這項聯邦與省府之間的新協議標誌著雙方關係的曆史性重設,但也可能使與另一方的關係更加複雜。
卑詩省長尹大衛(David Eby)強烈反對在西海岸批準新的輸油管道,並批評其省份被排除在相關談判之外“不可接受”。
備忘錄中寫道,兩級政府已同意與卑詩省“進行接觸”,以“推進其相關項目的經濟利益”,並讓卑詩省原住民參與,確保如果輸油管道推進,他們能夠共享經濟收益。
不過,備忘錄同時指出,如果一條阿爾伯塔省的瀝青管道最終獲得聯邦重大項目辦公室批準,聯邦政府將對《油輪禁令法》(Oil Tanker Moratorium Act)作出必要調整,也就是可能為聯邦油輪禁令提出豁免。

協議涵蓋哪些項目?
周四,聯邦與省政府高級官員向媒體簡報稱,這份備忘錄的基礎是雙方共同承諾: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並創造數十萬份高薪工作。聯邦與省級政府也承諾將在適當情況下與原住民進行磋商並作出相應保障。
周四公布的備忘錄聚焦推動以下四項具體項目:
- 建設“一條或多條”輸油管道,由私人部門融資並由原住民共同持股,每天輸送至少100萬桶“低排放阿省瀝青”,優先出口至亞洲市場,作為跨山管道擴建的補充;
- 建設並融資Pathways項目,即全球最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被視為抵消排放的必要先決條件;
- 建設數千兆瓦的人工智能計算能力,其中“大部分”將用於主權雲;
- 建設與卑詩省和薩斯喀徹溫省的大型輸電互聯係統,以增強西部省份供應低碳電力的能力。
備忘錄寫道:“阿爾伯塔省與加拿大將共同努力,實現把加拿大打造為全球能源超級大國的共同目標,釋放加拿大西部油氣、可再生能源、關鍵礦產及其他世界所需資源的增長潛力。”

關鍵提交事項的時間表
聯邦與省政府將成立一個“實施委員會”,落實備忘錄中的各項措施。
該委員會需在2026年4月1日或之前完成:
- 碳定價等效協議
- 甲烷排放等效協議
- 與Pathways公司達成三方協議
- 關於影響評估的合作協議
隨後,必須在2026年7月1日或之前完成:
- 就阿爾伯塔省如何以“項目申請方”身份向重大項目辦公室遞交輸油管道申請達成協議
- 聯邦政府需對阿省的AI數據中心政策框架提供反饋
最後,阿爾伯塔省必須在2027年1月1日之前完成其核能發電戰略。
簽署儀式結束後,卡尼與史密斯當天在卡爾加裏還有一係列相關活動。省長史密斯將接受記者提問,而卡尼將會見工會技工,發表講話,並參加由卡爾加裏商會舉辦的爐邊談話,屆時將有聯邦與省政府要員以及能源行業主要利益相關者出席。
- https://www.ctvnews.ca/politics/article/carney-signs-major-energy-agreement-with-alberta-laying-out-conditions-for-new-oil-pipe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