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版俄烏和平方案出爐,主權拒絕退讓!

來源: 2025-11-23 19:59:3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歐洲版俄烏和平方案出爐,主權拒絕退讓!但若缺少美國支持,恐難撼動俄羅斯。 

2025年11月23日牛財金消息,在美國與歐盟在日內瓦就特朗普政府提出的28點和平計劃展開密集磋商之際,歐洲主要國家——英國、法國和德國聯合發布了一份立場迥異的替代性和平倡議。該方案明確拒絕割讓烏克蘭領土、弱化對北約的限製,並強調以當前前線為基礎談判未來安排,被視為對美方草案“親俄傾向”的直接回應。

歐洲方案:捍衛主權、拒絕割地、重申安全

歐洲三國(E3)提出的反提案在多個關鍵領域與美國原版計劃存在根本分歧:

  • 領土問題:美方28點草案曾明確將克裏米亞、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視為“事實上屬於俄羅斯”,變相承認俄方占領合法性。而歐洲方案徹底刪除此類表述,堅持任何領土調整必須在停火達成後、以現有接觸線為起點進行談判,且不得預先承認俄羅斯對被占地區的控製。
  • 北約與安全架構:美版計劃限製北約在東歐部署,並隱含要求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歐洲版本則軟化相關措辭,僅指出“目前對烏克蘭入約尚無共識”,並未排除其未來可能性,並反對削弱北約在歐洲的安全角色。
  • 軍隊規模:歐洲建議烏克蘭和平時期軍隊上限為80萬人——與其當前兵力持平;而美國草案則試圖將其壓縮至60萬,被烏方視為削弱國防能力。
  • 賠償與資產處理:美方曾提議將部分凍結的俄羅斯海外資產轉移給美國投資者參與重建;歐洲方案則主張這些資產應全額用於烏克蘭戰後重建,並由俄方承擔戰爭賠款責任。
  • 選舉時間表:美版強加“100天內舉行選舉”的硬性期限,被批幹涉內政;歐洲版本改為“在和平協議簽署後盡快舉行”,尊重烏方主權安排。
  • 核設施管理:歐洲方案提出將被俄占領的紮波羅熱核電站交由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托管,由俄烏各占50%運營權,以確保安全與透明。

各方反應:美烏謹慎樂觀,歐洲強烈質疑,俄方尚未表態

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仍批評烏克蘭“毫無感激”,但國務卿魯比奧在日內瓦會談後稱雙方取得“巨大進展”,並形容美方和平計劃是“一份活的、會呼吸的文件”,正根據烏方反饋不斷調整。他同時暗示,原定“周四前簽約”的最後期限已具彈性,“隻要能盡快結束戰爭,日期可以靈活”。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對歐洲方案表示歡迎。他在視頻講話中稱:“有跡象表明特朗普團隊正在傾聽我們”,並強調“可靠的和平必須建立在尊重主權、保障安全和紀念犧牲者的基礎上”。基輔內部普遍反對美方草案中的領土讓步條款,而歐洲版本被認為更貼近烏國民意。

歐洲官員則對美方初稿持嚴厲批評態度。私下交流中,多名外交人士指責該計劃“損害烏克蘭主權”、“為全球樹立危險先例”,並試圖恢複1997年前的歐洲安全秩序——即在波羅的海國家和中東歐加入北約之前的狀態。波蘭總統圖斯克更直言:“我們需要知道這份計劃到底是誰寫的,在哪裏起草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草案最初由特朗普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與普京親信基裏爾·德米特裏耶夫共同擬定,語言風格疑似先以俄語撰寫再譯成英文,引發“是否為俄方主導”的廣泛質疑。盡管魯比奧堅稱美國是主導方,但部分共和黨參議員已公開表示該文本實為“莫斯科故意泄露的俄方文件”。

前路未卜:莫斯科態度成最大變數

目前,俄羅斯尚未對歐美兩套方案作出正式回應。魯比奧承認:“俄羅斯在這裏也有發言權”,下一步需將美烏可能達成的共識提交莫斯科審議。然而,就在日內瓦會談當天,俄軍對哈爾科夫發動大規模無人機襲擊,造成平民傷亡,凸顯戰場局勢依然緊張。

分析人士指出,歐洲方案雖更符合國際法原則和烏克蘭利益,但若缺乏美國強力支持或俄羅斯配合,恐難落地。而特朗普政府在“親烏”與“速和”之間搖擺,亦使和平進程充滿不確定性。

烏克蘭政治學者奧列克西·哈蘭總結道:“任何和平協議最終不是關於澤連斯基,也不是關於特朗普,而是關於烏克蘭人民是否願意接受。我們可以接受凍結前線作為妥協,但絕不會接受割讓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