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半導體占據本國市場的半壁江山
11月21日,韓國媒體《選擇經濟》發表文章稱,自美國加強出口管製以來,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而中國國產人工智能(AI)半導體卻迅速崛起,預計今年將占據中國國內市場的一半以上。
據市場研究公司IDC預測,2024年中國本土半導體市場份額為30%,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50%,這表明國產半導體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正在迅速擴大。
華為、寒武紀等中國AI芯片設計公司正在快速取得成果,AI半導體正在成為中國企業新的增長動力,強化製造能力和軟件生態係統正在成為確保未來全球競爭力的關鍵任務。
據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預測,今年中國AI服務器對外國半導體的依賴程度為42%,較2024年的63%大幅下降。另一方麵,國產半導體的份額預計將上升到40%,較三年前增加約30個百分點。
目前,中國本土的AI半導體公司正在向各個領域拓展,從通用圖形處理器(GPU)到專用芯片。華為的昇騰910芯片正用於訓練大型AI模型,而寒武紀的思元590芯片的性能約為英偉達A100的80%。摩爾線程也發布了多款新的GPU產品。
有專家表示,“中國國產半導體的使用比例已經與國外產品相近,目前雙方的市場份額接近50比50。除了美國的政策壓力外,中國半導體技術的快速進步也是市場份額提升的關鍵因素。”
然而,中國半導體產業仍然迫切需要在先進技術上取得突破。北京尖端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曉榮強調:“需要在先進工藝、高帶寬存儲器(HBM)、封裝與互連、係統與軟件集成等方麵取得技術突破。”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產品在設計水平上沒有太大差異,但最大的限製是晶圓製造能力。軟件生態係統仍然落後於英偉達的CUDA,但通過持續投資,可以接近國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