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的結果是,老川的和平計劃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而且吸取了以色列伊朗實戰的經驗教訓,現在根本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

來源: 2025-11-21 16:34:4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因為從開戰到現在證明,除了初期俄軍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全麵進攻不太成功,在俄軍擴大征兵和調整部署後,即使歐美全力援助的情況下(如拜登時期),烏軍仍然在節節敗退,軍援隻是減慢了俄軍推進的速度,並沒有能力從根本上改變戰局。戰爭的延長除了損失俄烏更多的生命,也消耗歐美更多的納稅人的金錢,但最後結果還是一樣的。

那麽歐美直接下場如何呢?且不說歐洲各國的議會能否通過(其實通過的可能性很小,從德國議會對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導彈的三次表決就看得出來,支持的議員隻有四分之一,四分之三反對,更不要說出兵,到現在歐洲各國議會沒有一個議員提出出兵的議案,更別說表決),為什麽?怕核戰。因為歐洲各國都沒有反導攔截能力,美國搞了多年,理論上有一些,但這次以色列伊朗戰爭實戰表現不佳,美國動用了標準3,標準6,薩德和愛國者,加上以色列國產的箭3,大衛投石索和鐵穹構成的七道防線,依然有一部分伊朗導彈突防成功。根據以色列的媒體報道攔截率從初期的90%到後期的50%左右,但CNN在特拉維夫拍攝的一段三四分鍾的視頻中就發生了七次地麵爆炸的火光,這要是核彈頭的話以色列恐怕已經不存在了。

伊朗使用的是速度在十餘馬赫的中程導彈,沒有多彈頭,而俄羅斯裝備有大量速度二十幾馬赫的洲際導彈和可以中途變軌的高超音速導彈,大部份可以攜帶突防誘餌和分導式多彈頭,攔截難度更大。而且以色列麵積隻有兩萬多平方公裏,可以密集部署防禦係統,整個北約30個國家,你有多少反導攔截裝置來提供防禦?如果分散部署攔截率就會更低。從美國以往曆次反導攔截的成功率來看,也就在50%左右,而且也從來沒有同時攔截過數百枚來襲彈頭,那不僅超越了火控雷達的火力通道數量而且連發射係統重新裝彈的時間都沒有。俄現在有六千枚核彈頭,即使能攔截90%突防的10%也足以摧毀北約各國的全部城市,所以和俄全麵戰爭根本就不是可以考慮的選項。至於什麽普京的警衛可能會向他開槍或是俄導彈發射不出來落地不爆炸這種小概率事件YY可以,現實中沒哪國領導人敢依賴它。

那麽是不是就隻能向俄投降?並不是這樣,老川推動下美國已經啟動了"金穹計劃"將投資一萬億美元打造更先進的天基防禦係統,對於GDP隻相當於廣東的俄羅斯,肯定是拿不出這麽多錢來對抗的。那麽過十年八年等這個係統成熟,有比現在高得多的攔截率,自然就會壓製俄的戰略打擊能力,讓俄不敢輕易發動軍事冒險。但在那之前必須避免和俄的戰爭。現在解密的文件顯示,當年古巴危機中肯尼迪是做了比赫魯曉夫更大的讓步來說服蘇聯撤出核彈的,承諾撤出在土耳其和意大利兩處美軍基地部署的可以打擊蘇聯的核彈,同時承諾永不入侵古巴而化解了危機。如果當時逞勇鬥狠,和蘇聯互丟核彈,人類曆史要倒退很多年,怎麽可能有1990年的不戰而勝?現在的deal可以爭取時間和騰出資金,讓歐洲發展常規軍備,美國提高反導能力,能更好地應付未來可能的戰爭。而且俄那時麵對更強的對手,大概率就不敢/不會發動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