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之所以還能有這麽大的中文話題,說白了吧還是個低質的東西在中國便宜,高檔的東西在中國貴這麽一個文明落差帶來的商機

來源: 2025-10-27 06:48:5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這就好比如果能穿越到幾百甚至上千年前,一個普通大學生甚至一個高中生也可以稱為學者大師。同時也可以把很多落後文明根本不知道如何利用的廢物,比如稀土,石油,散養雞什麽的,販運回現代大賺特賺。

楊作為一個七十年前的諾獎獲得者,早已失去了任何學術價值,剩下的隻有統戰價值。楊作為諾獎獲得者,的確也是為人類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在群星薈萃,能人輩出的美國,也就那樣。肯定會過的不錯,但是絕不可能被捧得那麽高。這其實和穀愛玲千人計劃什麽的是一回事。物以稀為貴。中國自己沒有培養自己高級人才和成就的土壤,隻能靠引進再引進輸血再輸血來續命。

引進白猴子白求恩之類的首先畢竟還是外人,而且真有本事的也不來。所以引進海外黃人最佳。比較容易上道,畢竟有相應文化熏陶。尤其是一二代移民,在海外融入不夠,容易有衣錦還鄉的錯覺。在歐美大個子林立的地方顯不出來。到窪地跪倒一片的地方,容易顯得自己高貴。豈不知一旦回歸故裏,早晚也的跪下。看看屠的下場就知道,終究還得靠西方背書才有價值。這種現象不僅僅存在於東亞,而是普遍的低階文明和高階文明交集的問題。

一方麵低階文明很羨慕高階文明,一方麵低階文明的人很恨高階文明的人。低階文明的人總想得到高階文明的人的成果,但是卻不想學習其過程。以為把成果搬過來,或者把出成果的人搬過來,就可以證明自己也文明了。然並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