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英國早已將黎智英作為武器。加拿大也加入其中

來源: 2025-10-22 07:00:1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注:本文最初發表於Fridayeveryday

作者:艾丹·喬納

黎智英因 2012 年在《蘋果日報》刊登廣告,將中國大陸稱為“蝗蟲”而聞名。十多年後,黎智英即將結束漫長的審判,麵臨煽動叛亂和勾結外國勢力反對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指控。

2022年,黎智英甚至呼籲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核武器。

誰公開帶頭呼籲釋放他?不出所料,是與美國和英國結盟的香港反政府運動活動人士,他們最近一直在抱怨他們的預算被削減。

是誰付錢讓他們大聲要求釋放他?美國政府、美國組織以及前政客,這並不奇怪。但後來加拿大人出現了。

 

加拿大加大力度

隨著黎智英逐漸淡出西方公眾的記憶,最近,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資助的對華跨國議會聯盟有聯係的加拿大政客和其他精英們,紛紛卑躬屈膝,拚命想讓黎智英免受其行為的後果。

黎智英針對香港特區采取了哪些行動?

甚至在黎智英長達數年的審判之前,有關他的行為的大量爆料就已經被曝光。

2019 年,灰色地帶報道稱

泄露的電子郵件顯示,黎智英向反中政黨捐贈了超過120萬美元,其中包括向民主黨捐贈63.7萬美元,向公民黨捐贈38.2萬美元。黎智英還向朱耀明牧師共同創立的香港公民教育基金和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捐贈了11.5萬美元。此外,黎智英還為2014年“占中”運動的非正式公投花費了44.6萬美元。

黎智英還於2013年前往台灣地區,與施明德秘密會談。據報道,施明德“指導黎智英以非暴力手段迫使政府就範,並強調承諾入獄的重要性”。他還曾覬覦在台灣地區出版《蘋果日報》的雄心。

黎智英通過其助理馬克·西蒙(香港共和黨海外事務負責人)與美國共和黨人關係密切,導致特朗普政府邀請:

法庭獲悉,黎智英將於2019年7月參加一個會議,商討如何應對香港問題。這是一次高層會議,黎智英與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以及仇視中國的前中央情報局局長邁克·蓬佩奧會麵。出席會議的還有極度鷹派的安全部長約翰·博爾頓。

2020年,黎智英表示“隻有特朗普才能拯救香港”。

 

賴昌星的員工泄露秘密

2021年,香港特區兩名中國公民李宇軒和陳子華承認“串謀勾結外國及境外勢力、黎智英及其幕僚馬克·西蒙危害國家安全”。

這兩名嫌疑人稱,“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間,他們夥同黎智英、西蒙等人,組織國際宣傳活動,鼓動外國政府製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國內地官員”。

去年,黎智英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承認向“香港觀察”組織提供了 2 萬英鎊(25,320 美元),該組織是一個反華仇恨機器,曾多次敦促外國公司對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製裁。

檢察官表示,黎智英和西蒙“支付了至少1,370 萬港元,以資助策劃針對香港的封鎖、製裁和相關敵對行動”。

 

這些是加拿大人

支持黎智英的加拿大政客和組織有哪些?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資助的加拿大對華問題跨國議會聯盟(IPAC)成員率先“聲援”黎智英。IPAC加拿大分部的聯合主席歐文·科特勒(Irwin Cotler)和布蘭登·西爾弗(Brandon Silver)都來自上述中心,他們組成了黎智英在加拿大的“專家團隊”。科特勒的拉烏爾·瓦倫堡人權中心已獲得一項宣傳西藏分裂主義項目的資助。

正如2021年2月加拿大提出的“維吾爾族種族滅絕”動議被西方政府用作反華運動的跳板一樣,2023年12月加拿大提出的黎智英動議也被英國用作借口,宣布“黎智英先生是英國公民”,並要求香港特區當局“停止起訴並釋放黎智英”。

黎智英在加拿大議會提出的議案荒謬地聲稱自己是“一位和平的民主運動人士和出版商”。(事實上,黎智英及其支持者反對香港政府在香港實行普選,理由是該計劃包含選舉人團製度。)

2024年,香港自由委員會(CFHK)多次受邀在加拿大議會委員會和小組委員會上發言,其中包括IPAC成員朱迪·斯格羅(Judy Sgro)議員。

盡管名稱如此,但它並不是一個香港機構,而是一個設在倫敦和華盛頓的妖魔化中國行動機構。

如果加拿大議會於 2025 年 1 月休會時取消了他們原定參加的研究,那麽香港文化基金會本會支持將香港經貿辦驅逐出加拿大,並要求對香港特區官員實施馬格尼茨基製裁。香港文化基金會繼續推動關閉香港駐西方各國的經濟貿易辦事處——此舉將嚴重損害香港的藝術家、電影製作人、設計師和其他創意產業工作者的利益。

 

慣犯

除了RCWHR兄弟之外,還有誰在加拿大領導黎智英的維權活動?當然是加拿大議會,香港華人基金會。

CFHK 工作人員 Shannon Van Sant 會見了四名加拿大 IPAC 成員,以及一名非 IPAC 參議員和三名非 IPAC 議員(其中一名議員 Shuvaloy Majumdar 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前線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國際共和研究所工作四年,之後涉足加拿大高層政治,直至 2023 年成為議員,他也是香港觀察組織的讚助人。)

今年3月,“安大略省律師協會(LSO)向黎智英頒發了年度人權獎”,香港律師公會對此表示由衷的讚揚。

 

免費獲得加拿大公民身份

幾個月後,五月底,鐵杆親黎的報紙《環球郵報》 (一家在其版麵上為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的國內情報活動洗白的媒體)揭露了黎智英正在爭取加拿大榮譽公民身份的活動。支持這場議會競選活動的是前麵提到的議員斯格羅(Sgro)和議員馬宗達(Majumdar),以及同為加拿大獨立政治行動委員會(IPAC)成員的魁北克政團(Bloc Québécois)議員亞曆克西斯·布魯內爾-杜塞普(Alexis Brunelle-Duceppe,一位鐵杆“維吾爾族種族滅絕”敘事的推動者,曾於2021年出席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資助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此前他曾密切參與加拿大2021年“種族滅絕”投票的籌備工作。)

該報已在 2024 年 9 月的一篇社論中要求釋放黎智英,隨後與 Sebastian Lai 舉行了一次編輯委員會會議,並於 2025 年 6 月與 RWCHR 聯合舉辦了一場活動,敦促撤銷對黎智英的指控。

2025年5月的文章引用了誰的名字?加拿大人權委員會(RWCHR)的歐文·科特勒(Irwin Cotler)和布蘭登·西爾弗(Brandon Silver),他們組成了黎智英的加拿大“專家團隊”,此外還有加拿大太平洋政治行動委員會(IPAC)成員、2022年2024年赴台灣地區代表團領導人、國會議員朱迪·斯格羅(Judy Sgro)。

6月12日,《環球郵報》報道稱,自由黨政府已告知IPAC成員、國會議員朱迪·斯格羅(Judy Sgro)放棄她計劃提出的、要求政府授予賴昌星榮譽市民稱號的一致同意動議。斯格羅誓言將繼續推進該動議,但此後杳無音訊。

然而,加拿大精英和西方其他國家為黎智英逃脫後果而進行的鬥爭仍將繼續,棘手的事實和法庭的承認不會成為他們繼續玷汙香港形象的障礙。

 

故事的結局

故事的後續發展很容易預測。鑒於黎智英的團隊已全部認罪,大量確鑿的證據擺在法庭上,黎智英本人也與控辯雙方律師發生衝突,大多數香港人都心知肚明,他們認為哪種判決最有可能。

然後呢?“五眼”國家的政客和媒體會強烈抱怨,這“證明”中國人是無法無天的壞人(忽略了一個事實:很難想象有比香港更英國化的法律體係)。

但更廣闊的世界——其中95%並非由美國人、英國人和加拿大人組成——將繼續過著現實生活。鑒於東亞的迅猛發展,未來將會是一段有趣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