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這次,北京房價罕見"領跌"全國......
炸裂:這次,北京罕見領跌全國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北京二手房價環比7月下跌1.2%。
其他一線城市也跌不少。
上海環比下跌1%,廣州環比下跌0.9%,深圳環比下跌0.8%。北上廣這三個城市都處於二手房環比跌幅前十中。
70座大中城市中,隻有長春的二手房價沒跌,上個月則是太原。
如今,房價下跌的勢頭不減,而從這兩個月的數字看,一線城市房價下跌的速度明顯快於二三線城市。
8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跌12.9%。
從貸款的情況看,根據央行最新發布的社會融資規模數據,8月社會融資增量25693億元,同比少增4630億元。8月居民的新增貸款再創新低,隻有303億,今年累計的居民新增貸款也隻有7110億。而2021年這兩個數據分別是5755億和55614億。
雖然今年8月北京出台了救市政策,並且二手房成交量也止跌了,但依然沒有擺脫以價換量的大趨勢。
主要是二手房掛牌量一直在增加。58安居客研究院數據顯示,2025年7月,百城二手房掛牌量衝上254.64萬套。而且今年30歲以下購房者的比例僅25%,年輕人不買房的原因就是沒錢,未來的市場購買力會越來越弱。

以北京為例,特別有兩類房產最為脆弱。
一種是“老破小”學區房;一種是遠郊定位,但規劃落空。
整個北京海澱區的老破小學區房都在經曆"縮水"。這跟教育政策的調整有關,現在實行多校劃片,就算買了學區房也可能被分到別的學校。加上1200多名老師跨校輪崗,名校和普通學校的差距在縮小。
北京房山、大興等郊區房價較2021年高點下跌了30%-50%。大城市的郊區大多在當地沒有什麽優質產業,之前房價的高漲更多是核心城區的溢出效應,或者有“通地鐵”、“產業轉移”等規劃。但由於核心城區的就業機會也在減少,溢出效應沒了,規劃也落空了,郊區的房價反而受衝擊更大。
北京房價領跌,其實也反映了本輪房價大調整的核心原因——就是房產帶來的“財富效應”的消失。房產曾經帶來的財富效應越大,在消失的時候房價調整的幅度就越大、速度就越快。
如今一線城市的消費數據比不上二三線城市,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