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狼在76集團軍普及,美國造價是中國20倍

來源: 2025-07-15 15:49:2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近日,央視軍事節目公開展示了陸軍第76集團軍某旅部隊,在訓練中與無人“機器戰狼”、無人機配合作戰的畫麵,引來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解放軍協同“機器戰狼”突擊陣地


節目提到,這次參與演練的是陸軍76集團軍。眾所周知,解放軍一共有5大戰區,其中在西部戰區中部署了兩個集團軍,即第76和第77集團軍。西部戰區的麵積相當廣大,防線寬廣,兩個集團軍分別承擔著中亞方向,中印方向兩個邊境地段的國土防禦作戰任務。

2017年以前,這裏還被叫做新疆軍區和蘭州軍區。自從軍改以後,它們就全部變成了曆史。如今整編後的兩個集團軍,76集團軍主要負責防區的西北地區,77集團軍,則更偏向於防守防區的的西南方向。
 



▲76集團軍某重型合成旅部隊

 

Advertisements


本次央視節目中提到的第76集團軍中,就有解放軍戰鬥力“頂梁柱”的重型合成旅部隊,配套的是99A、96A坦克坦和04A步戰車。比喻著名的英雄戰鬥部隊“拂曉雄關旅”部隊,就是重型合成旅部隊。

當然了,76集團軍中的輕型、中型合成旅部隊同樣戰鬥力強悍,早已換裝08式大8輪、“猛士”、“山貓”等,在機械化和信息化的改革中,可以說走在了全軍乃至全球的前列。在這樣的背景下,“機器戰狼”能出現在這樣的部隊中,可以說一點不奇怪。




▲76集團軍某重型合成旅部隊



根據央視節目中介紹的有關信息,此次參與無人有人配合攻防訓練的,是76集團軍下屬某合成營連級部隊的兩支小分隊。一支分隊負責與“機器戰狼”協同,另一支分隊負責與無人機協同。雖然演練的科目還是傳統的“陣地進攻”,但新設備的加入,儼然已經改變了解放軍部隊在陣地進攻中的基本形態。

按照一般流程,解放軍部隊會提前偵查陣地目標,然後進行目標確認,再執行精打清除。在部分步兵進行衝擊突入的過程中,會有其他士兵提供掩護。
 

Advertisements

▲解放軍摩步旅小分隊交替進攻掩護


從央視公布的畫麵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解放軍在陣地進攻中,仍然沒有拋棄過去戰爭中總結出的“三三製”經驗。在三名士兵進攻的同時,差不多也有3名士兵趴在地上提供火力掩護。在進攻士兵彈藥消耗差不多需要換彈夾時,另外3名士兵則會與之交替,相互掩護前進。

在這一進攻作戰中,其中一部分小分隊士兵會就地投擲出無人機,這時整個戰場形態就開始變得“立體”。無人機擁有更好的視野,更快的反應速度和更加精準的打擊能力。在陣地進攻作戰中,幾乎防不勝防。FPV攜帶的小型彈藥雖然威力不大,但是對付步兵,即使是穿了防具的步兵,那也是綽綽有餘。而且無人機可以依靠飛行距離的優勢,打擊更遠距離外的目標,讓步兵的突擊更加順暢。但這就需要步兵對FPV無人機有相當熟練的手感,這是千錘百煉才能得到的真功夫。
 





▲解放軍摩步旅小分隊操縱FPV無人機擊中目標


那麽“機械戰狼”又有什麽用呢?實際上,它是近年來解放軍發展的一種專用先進四足仿生機器人,在2024年的第15屆珠海航展上就曾公開亮相過,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研製。“機械戰狼”是早期版本“機器狗”的升級型號,使用起來更加靈活,更加智能,作戰能力也更強。

Advertisements


根據公開信息,這種“機械戰狼”全重大約70公斤,可以在複雜的地形如山地、城市廢墟等進行靈活移動,爬坡,越障的能力都很強悍,可以續航大約3個小時。就算全程沒有人的參與,也可以30多台自行組網,協同作戰。這也就是“狼”之名的由來——狼都是成群的。
 



▲“機械狼”


從“機器狗”變成“機器狼”的過程中,其功能也出現了分化:根據任務的不同,它已被分為3個類型。一是偵查探測型,主要進行目標信息的收集和數據回傳。二是綜合保障型,主要是充當部隊裏的“騾子”,執行物資運輸、彈藥運輸和傷員運輸任務。三是作戰型,可以掛載步槍,執行野戰環境或者室內狹窄空間下的危險戰鬥任務。

由此可見,“機械戰狼”在戰場上的作用非常突出。更重要的是,這種把四足機器人直接普及到基層部隊的玩法,沒有強大的國力,根本支撐不了。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電子和機械產品供應鏈,過去13年,一直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機器人類產品生產國,因此可以把這種四足機器人做的相當廉價。加上中國在AI技術上也已經取得了相當突破性的進步,AI技術不求人,才可以根據部隊的需要去編寫所需的算法。


Advertisements

▲中國宇樹科技Go1機器狗



相比之下,美國的4足機器人,在技術起步上本來遙遙領先。尤其是波士頓動力公司在機器人的研發上,一直占據行業高位。但在軍事化普及的過程中美國卻走得相當緩慢,以至於已嚴重落後中國。美國對4足機器人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沒有推進實驗型項目的發展,更沒有形成大規模的部署。

再加上近年來,美國軍隊采購武器裝備的流程極為複雜,有太多的“史密斯專員”參與其中,導致產品價格昂貴。根據一份數據顯示,中國宇樹科技Go1係列機器狗的售價僅為2700~3500美元之間。而美國同類產品的價格,卻高達7.45萬美元以上,相差20多倍。由此可見,未來軍用機器人,絕對是大國才能玩得起的裝備:不僅需要技術,還需要供應鏈。但凡缺少一個能力,那麽在這項競爭中,就會被遠遠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