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k
盧比奧現在是美國國務卿,理論上這是個能讓他大展拳腳的位子,特別是他之前作為參議員時一直以強硬派形象示人,對俄羅斯、中國這些國家態度很硬。可自從他跟特朗普搭上線,尤其是在2月28日那場白宮和澤連斯基的衝突後,事情變得有點微妙。特朗普和副總統萬斯在會談中直接跟澤連斯基杠上了,把外交場合搞成了公開撕逼現場,盧比奧夾在中間,明顯左右為難。他一方麵得執行特朗普的外交路線,比如推動跟俄羅斯談判,甚至可能軟化對普京的態度;另一方麵,他過去的立場——比如公開支持暗殺普京、反對俄羅斯侵烏——跟現在特朗普的“交易優先”策略完全不搭調。這種矛盾讓他處境很尷尬。
從最近的動態看,盧比奧在2月28日會後沒怎麽為自己辯護,反而在3月1日和2日的采訪中(比如CNN和ABC的節目)試圖給特朗普擦屁股,說什麽澤連斯基該道歉、重點是讓普京上談判桌。這話聽起來像是硬著頭皮在迎合老板,連他自己都不一定信。網上還有人調侃他在會上的表情,像是個“後悔入夥”的樣子(比如X上有人說“他像是犯了大錯”),甚至有前國安顧問博爾頓直接喊話讓他辭職。這說明外界都看出他被架在火上了。
他會辭職嗎?我覺得有幾種可能:
- **短期內不會,但壓力會逼他走**:盧比奧今年53歲,政治野心不小,之前跑過總統選舉,2028年估計還想再試一把。國務卿這位置對他來說是個跳板,能刷國際聲望,所以他可能咬牙堅持,哪怕天天被特朗普逼著咽下自己說過的話。但如果特朗普繼續這麽搞外交,比如真跟普京談出個讓烏克蘭割地求和的協議,盧比奧的臉麵和原則可能撐不住。X上有帖子預測他18個月內會被炒,我覺得炒不炒得看特朗普,但辭職的念頭他肯定會有。
- **特朗普和萬斯的擠壓**:萬斯這家夥在會上直接跳出來指責澤連斯基,搶戲搶得飛起,盧比奧反而像個背景板。X上有人猜萬斯會在背後搞小動作擠走盧比奧,這不無可能。特朗普要是覺得盧比奧不夠聽話,或者想換個更馬屁精的(比如萬斯這種),盧比奧要麽自己走人,要麽被踢。
- **個人底線問題**:盧比奧過去是反獨裁的鷹派,現在卻得跟在特朗普後麵唱“和平調”,這種心理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忍的。如果後麵再有什麽讓他徹底沒法接受的事(比如公開背叛烏克蘭),他可能為了保住最後一點政治資本選擇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