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發達國家加關稅搞製造業回流就是搞笑?
我們設想一下,假設一件東西進口100元,加關稅10元,消費者花費110元,然後政府減消費者稅10元。
出口國賣了100元,不變;消費者花了100元,不變;進口國收稅10元,減稅10元,加減為0,也不變。
大家都不變,瞎折騰啥?
有人說,這樣有利於國內的製造業,那好,為了方便,我們假設大家都買本國貨,不買進口貨了。
假設國內製造商成本105(所以大家都不買進口貨了),消費者花費110元,然後政府減消費者稅10元。
國內製造商賺了5元;消費者花了100元,不變;政府補了10元;由於政府不能從進口商征稅,等於政府補貼給國內製造商10元,但是國內製造商隻賺了5元。
說到底,還是政府補貼,這和不加關稅,直接補貼國內製造商不一樣嗎?瞎折騰啥?
如果國內製造商的成本下不來,那麽隻能在國內銷售,不具備國際競爭力,這樣的製造業也隻是靠政府補貼撐起來的,和關稅沒有一毛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