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槍擊案 vs 川普槍擊案,對選情影響之比較
人人知道,2004年3月19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和副總統候選人呂秀蓮在競選造勢活動中,雙雙被槍擊致傷。此事發生,輿論一遍嘩然,矛頭紛紛對準競選對手國民黨,也導致眾多中間民眾支持阿扁。雖然最終查明凶手不是國民黨所指使,但民進黨阿扁因此獲得勝利。
無獨有偶,時隔20年之後,美國共和黨競選總統候選人川普,在競選活動時遭受槍擊致傷,一時輿論嘩然,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川普也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英雄,突然覺得,2024年的總統成為了“囊中之物”,誌在必得。
川粉們則高呼,“是神幫川普擋了子彈”“川普是天選之子”。
感覺說這話的有點無聊。無神論者會說,子虛烏有。不少有神論者也說,神怎麽會幫一個瘋子?不是侮辱神嗎?我覺得,這種言論反而貶低了民主選舉,侮辱了美國總統,不是嗎?把嚴肅的總統競選整得像神棍的跳神法會。
也有川粉說,這增強了戲劇效果。這話有點道理。槍擊案的確給選舉添加了一層濃厚的戲劇色彩,否則,川普怎麽會從暴躁驟然變得輕狂了呢。已然開始封官許願,夢回到白宮的甜蜜生活中了。
可是,懂戲劇的人都隻道,一台戲,什麽時候開始,什麽時候展開,什麽時候曲折,什麽時候到高潮,然後收場,那都是有講究的。一台戲的高潮,必須緊接在收場的前麵,才會讓觀眾激動,結束後都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可是,你要讓一台戲的高潮出現在一開始或中間,後麵還讓觀眾看什麽呢?那台戲非演砸了不可。
陳水扁的槍擊案,發生在3月19日,而投票選舉日,就在次日,即3月20日。槍擊案,成為那場戲的高潮,而且正好在收場(投票選舉)之前,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群情激憤的選民,都弄不清案件真實原因的時候就紛紛把票投給了阿扁的組合。
可川普的這台戲,高潮部分卻是出現在開頭!不是嗎?NND離開選舉還有四個月!四個月後,就是燃燒的岩漿都成了焦炭,還會有戲劇效果嗎?也就像一盤香噴噴的大菜剛出鍋端上桌,讓人看了都垂涎三尺,可再好的廚師做出來的佳肴,放桌子上過三天才叫你吃你吃不吃?餿都餿了還能吃?都是一個道理。
中國人常說的一句俗語:丫的是不是高興得太早了?!
到時候,誰勝誰敗還是要憑自己的實力,憑團隊的智慧,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看選民的意向和投票。那時候那盤大菜早涼了,而川普還是四年前的那個川普,一點沒長進,一點沒變化,反而多了一身的罪。拜登還是拜登,那個曾經以病毒打敗了川普的老頭隻是又老了四年。
川普,肯定是要血戰到底了,78歲,也是“能飯乎”的年歲,想打82歲的。但那邊是不是拜登,難說,說不定換個身強力壯的上來,三拳兩腿,78歲的老兒能招架得了?
我們吃著瓜繼續看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