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暴一個“大雷”,比恒大還多1.14萬億,這家巨頭進入破產清算

又暴一個“大雷”,比恒大還多1.14萬億,這家巨頭進入破產清算 

之前恒大集團暴雷,讓不少人聞之色變,因為這對社會影響還是比較大的。而與恒大相比更大的一個雷,則是中植集團。資料顯示,中植集團通過下屬的公司控股、參股和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3.6萬億,比之前恒大的資產規模,還多出1.14萬億。多年來,中植集團的業務已經涉及到砂石礦業、房產業、金融產業,可以說是全方位布局。

就在不久之前,中植集團卻正式提出破產清算申請。而在破產清算過程中,為了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北京一中院決定將債權申報期延長至2024的4月20日。中植集團申請破產清算,根源在於無法清償到期債務和資產不足以覆蓋全部債務。資料顯示,中植集團總資產賬麵金額約2000億元,而負債本息規模則高達4200-4600億元,已經是嚴重的資不抵債。

實際上,中植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金融集團,其業務涉及到金融業的方方麵麵。中植集團戰略控股或參股有6大持牌金融機構,分別是: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恒邦財險、中融匯信期貨和天科佳豪典當行。控股或參股的資產管理公司有5家,分別是中海晟融、中植國際、中新融創、中植資本、首拓融盛。而參股和控股的財富管理公司有4家,分別是恒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

與此同時,中植集團實際控股的上市公司有9家,它們分別是:美爾雅、凱恩股份、準油股份、康盛股份、美吉姆、宇順電子、皓宸醫療、天山生物、寶德股份。正因為中植集團是一個龐大的金融帝國,所以在金融行業內,人們往往稱之為是“中植係”。而最讓投資人損失慘重的是,中植係的財富管理公司,以及中融信托相關的信托計劃出現逾期。

據相關媒體透露,這次中植集團暴雷涉及的債權權益達到2300億,受損的高淨值投資人數量高達15萬人(投資金額都在300萬以上),單個客戶最大投資金額高達50多億,企業客戶近5000家。從目前情況看,由於中植集團爆雷主要是高淨值人群,所以對於社會層麵的影響並不是很大。為此,有網友曾調侃:“中植係專坑有錢人”。

可能很多人感到奇怪,中植集團乃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金融集團,其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數萬億,甚至要比恒大集團還要多,為何爆雷的速度會這麽快呢?對此,我們認為有以下3個原因:

第一,中植集團創始人的離世

中植成立於1995年,創始人叫解直錕,剛開始中植隻是做收購木材的生意,到了1997年就開始進軍房地產業,而到了2001年又把手伸向金融產業,並且之後陸續控股了多家上市公司。最終,中植集團業務遍布金融、房產、礦產等領域。

但是到了2021年底,中植集團創始人解直錕突發心髒病去世,也沒有留下任何遺囑。而在失去了創始人之後,中植內部管理陷入混亂,再加上多位高管離職,企業從此就進入到衰退的趨勢之中。

第二,中植集團股票投資頻頻踩雷

中植集團創始人解直錕在世時,就非常熱衷於對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投資。資料顯示,中植集團持股超過5%的上市公司超過25家,完全控股的有8家。照理來說,中植集團的股權投資應該獲得不錯的回報。但正好相反,中植集團頻頻踩雷,不僅投資了樂視網,還投資了長生生物,這讓中植損失慘重。值得一提的是,中植集團投資的這些上市公司大多經營狀況不佳,無法給其帶來滿意的投資回報。

第三,中植集團逆市投資房地產業

前些年,房地產市場進入繁榮周期,中植集團就開始大舉進軍房地產業。資料顯示,2017年-到2020年,中植旗下的信托公司將大量的資金投資房地產業。業務占比從之前的6.61%一下子上升到18%,在短短4個時間裏,翻了近3倍。而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國內房地產市場出現長期調整的趨勢,這對於中植集團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現在問題來了,在中植集團提出破產清算之後,那些高淨值的投資人是否有可能把錢拿回來呢?按照相關法律要求,債務清償順序為:先支付中植集團普通職工的工資,再將所有資產進行清算,歸還銀行和債權人的債務,最後才是投資人的理財資金。所以,高淨值投資人要想把投資的錢全都拿回來的可能性不大。為此,我們也要提醒大家,不要隨便投資理財,現在風險太大,一旦踩雷,很可能是血本無歸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