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3年對中國投資大幅減少,僅占台灣對外投資總額約12%,寫下30年來新低記錄。“去風險化“乃當務之急

來源: 2023-12-30 16:01:06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台灣對中國投資跌 對美、德投資猛增

台灣(專題)官方統計,台灣2023年前11個月對中國投資額減少到29億美元,僅占台灣對外投資總額約12%,寫下30年來新低記錄。與此同時,台灣對美國和德國的投資額激增,對美投資與去年相比增長8倍,達到96億美元;對德國投資增加近24倍,達到39億美元。

中國經濟疲軟,過往大舉投資中國的台商也跟隨供應鏈重組的腳步轉出。根據台灣經濟部上周發布數據,台灣2023年1至11月所核準的對外投資總額比去年同期增87%、達到257億美元7900萬美元。然而同期對中國的投資額卻下降了33.91%、降至29億6485萬美元。

2010年時,受到當年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激勵,台灣對中國投資衝上高峰、占對外投資84%。如今占比僅約略高於10%,大減70%。今年全年對中國投資不僅預期將低於去年的34%,甚至很可能不到1999年以來最低點28%的一半。

《日經》報道指出,此下降原因包括中國經濟形勢低迷和兩岸情勢緊繃,且在華府與北京關係摩擦之下,中國出口貨物遭到美國征收關稅,台灣企業發現在中國做生意越趨困難。

除此之外,為了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台灣政府近年推出獎勵措施,吸引台企回流,也促使兩岸加速脫鉤。

相比之下,台灣在歐美的投資創下曆史新高。2023年1月至11月,台灣對美國的投資額飆升至96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9倍,占總額比例達37%。

台灣對德國的投資額也因台積電建廠緣故,一舉超過對中投資額,達到39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之多。

今年全年台灣對美國的投資額預計將是對中國投資額的3倍,這將是1993年台灣開放對中國直接投資以來,美國首次位居榜首。

上周,在台灣總統大選前的敏感時刻,中國宣布中止先前基於ECFA對台灣減讓關稅的12項石化產品,理由是台灣對中國出口采取歧視性措施。台灣官方稱這是以經濟脅迫介入台灣選舉,但因台灣企業多已做好風險分散,因此影響範圍有限。

《日經》報道表示,無論2024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如何,鑒於中國經濟依舊停滯不前,且美中兩國在先進科技的爭霸戰持續,台灣對中國的投資額看來短期內不太可能反彈。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隻要美中關係持續緊張,台灣對中國投資將會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