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gID1zygQNrK3chMmqwEUrw
要爬出中等收入陷阱,中國需要攻克全人類幾乎所有高端產業
WhatonBusiness商業評論 2023-07-27 09:31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也是攔在中國發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礙。
地球上曾經有大量國家的經濟飛速發展過,拉美很多國家甚至曾連續高速發展30年之久,但當達到中等收入國家後就停止了發展,然後70年代中後期開始經濟崩潰,到現在50年了都還沉淪在陷阱裏無法自拔,這種現象被人總結為中等收入陷阱。
2019年是中國的一個重要年份,這一年中國的GDP總量超過了14萬億美元,對應14億人口,正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這個數據代表中國已經踏進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範圍,如果不能爬出去,就隻能沉淪在陷阱裏永世不得翻身,這是大量拉美國家親自嚐試陷阱得出的結論。
2022年,中國GDP總量突破18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了12741美元。
僅僅3年時間,中國人均GDP暴漲27%,來到了另一個關鍵節點,如何定義中等收入陷阱的邊界。
按世界銀行劃定的標準,人均GDP超過13205美元就算高收入經濟體國家,也就是爬出了中等時候入陷阱,按這個標準中國今年就能爬出中等收入陷阱。
但這個標準認可的人很少,比如說伊朗和智利的人均GDP都是1.6萬美元,有人覺得伊朗是高收入國家麽?
輿論上常規認定的高收入國家標準,是達到日本韓國的收入水平,這個標準是美國輿論定下的,他們以美國人均GDP為基準,把超過美國人均GDP60%的國家才定義為高收入發達國家,15~60%的全是中等收入國家。
美國的人均GDP為6.5萬美元,60%那就是3.9萬美元。
韓國人均GDP是3.4萬美元,日本人均GDP是3.6萬美元,堪堪達到了美國定的這個線。
因為美國輿論力量的強勢,所以連我們自己都是以日韓為參照線。
比日韓富的才算發達國家,不如日韓的全是中等收入國家。
伊朗人均GDP1.6萬美元,沒有日韓富,所以伊朗不能算發達國家,隻能算中等收入國家。
鑒於大多數人都這麽認為,那我們也以美國的這個標準為標準,也就是美國人均GDP的15%~60%全在中等收入陷阱區間內,大幅度增強了爬出中等收入陷阱的難度。
中國如果想把人均GDP突破美國的60%,爬出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攻克哪些賺錢的高端產業?
別說以日韓為限,就算以人均3萬美元GDP為發達國家標準,全球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也隻有31個國家,更離譜的是人口破億的隻有美國和日本,絕大多數都是幾百萬人口的小國,如冰島等國家更是隻有34萬人口。
這31個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的發達國家的總人口合在一起,其實隻有7億多人,清一色美國鐵杆追隨者,也就是所謂的西方世界。
人均收入破3萬美元的國家沒有一個反美的,不信你可以數一數。
實際上也暗示了你一個道理,過去半個多世紀裏,想達到發達國家必須美國允許才有一絲可能,美國不喜歡的國家,一個能成為發達國家的都沒有,全被壓進中等收入陷阱裏去了。
但這些發達國家集合體總共隻有7億人口說明了什麽問題?
很簡單的一個算數,因為中國有14億人口,所以這31個發達國家每個國家分4萬美元的人均GDP給中國,那中國的人均GDP才能上漲2萬美元,剛剛好突破人均3萬美元這個界限。
美國人均GDP如果分4萬美元出去,那就隻剩2.5萬美元了。
日韓人均GDP如果分4萬美元出去,那就直接歸零了,連外蒙古都不如。
舉個例子,現在被視為發達國家標準的暴利產業是芯片,好像這玩意能支撐起一個發達國家的經濟。
全球高中低端所有的芯片市場規模加起來,營收也就6000億美元,就算現在做芯片的發達國家全部退出歸零,把這6000億美元的GDP全部讓給中國,那又能怎麽樣?
中國14億人口,把全球芯片市場的6000億美元全部吃幹抹淨,大約可以讓中國的人均GDP增加428美元。
確實有點用,但沒大用,因為我們想從1萬突破到3萬,人均GDP差的是2萬美元。
汽車產業被稱之為工業之母,號稱發達國家製造機,所有的汽車強國全部是發達國家,好像隻要擁有強大的汽車產業鏈就能支撐一個國家變富。
實際上2022年全球所有的燃油車和電動車銷售額加起來,市場規模也就1萬億美元多一點。
如果美日韓德的汽車產業鏈全部倒閉,而且是倒閉到完全歸零的那種,市場份額全部歸中國,也就隻能把我們人均GDP提升714美元而已。
確實有點用,但沒大用,加上芯片提供的428美元,我們隻完成了人均2萬美元的一小步,還差1.9萬美元。
我們把20個地球的汽車產業鏈吃幹抹淨,再把20個地球的芯片產業吃幹抹淨,就能讓我們中國爬出中等收入陷阱啦。
大飛機什麽的,空客和波音的GDP加在一起,也就6000億美元,全部吃幹淨也就多一個芯片產業而已,遠遠不夠,差的太遠太遠。
全球資源合在一起隻堆出來了7億人口的發達國家,而中國一家就14億人口,這就代表中國想爬出中等收入陷阱,帶領全民變富,隻能攻克全人類幾乎所有的高端產業。
剛才說了,把全球芯片產業的GDP全部送給中國,其他國家全體出局,也就隻能把中國人均GDP提升428美元而已。
但從2019年到2022年,中國的人均GDP提升了2741美元,相當於把全地球6.4個芯片產業鏈吃幹抹淨。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激光切割機,很少有人提的一個小眾領域,2019年的時候購買一台瑞士產的6000W激光切割機需要680萬人民幣。
2022年,中國產的6000W雙工作台激光切割機報價60萬人民幣,直接打一折,已占領了大量市場。
在2000年左右,買發達國家一個心髒支架的費用是4萬人民幣,2020年中國的消耗量是每年150萬個。
中國突破了國產心髒支架的技術後,直接把心髒支架的價格打到了原來的1折,外國廠商叫苦連天,但涉及人命,中國醫保局對這價格還不滿意,在2020年搞了集采。
集采後,國產心髒支架在1折基礎上再打1折,被廠商報出了700元的價格,而且是終端零售價,把價格打到了外國產品原價的2%。
外國廠商靠心髒支架賺了多少暴利我們就不談了,反正現在沒有外國心髒支架這一說了,全被擠出去了。
再往前數還有鼎鼎大名的盾構機,90年代買外國貨要3.5億一台,維修費每個工程師每天3000美元,從德國家裏出門開始算。
90年代的時候裝一部電話,光初裝費就要5000塊錢,90年代的5000塊!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電信公司簡直黑心透頂,但實際上還真不是電信公司黑心,因為90年代的時候信號交換機都要從外國買,一個用戶需要占用的信號模塊,光機器成本價就要2000人民幣起。
加上其他的設備成本和線路成本,加上風險成本和利潤,要5000塊錢的初裝費還真不貴。
華為搞出技術突破後直接把設備成本打了1折,然後又跟上了幾輪技術革命,花了十幾年時間把中國人需要的電話初裝費給幹成了零,並發育成全球電信行業龍頭公司。
20年前歐美的攝像頭報價是2000人民幣一個,絕對的高科技產品。
現在海康的攝像頭掛網上隨便買,高端貨零售價200不到,低端貨不到100就賣。
類似的還有光伏產業等,中國直接把光伏板價格給降到了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地步,然後統治全球市場。
以上這些隻是冰山一角,全中國的GDP是靠幾百幾千個類似的產業撐起來的。
因為你不可能把歐美企業全部逐出市場,真把歐美全歸零了那也是要出大事的,畢竟人家手上也有核武器,因此能吃掉一部分就不錯了,所以不管是盾構機還是電信交換機還是攝像頭,實際上單個行業能把中國的人均GDP提升個幾十美元就很棒很棒了。
中國要想把人均GDP從1萬美元拉到3萬美元,按攻克一個高端產業能提升中國40美元人均GDP計算。
我不知道芯片、大飛機、盾構機、攝像頭、電信交換機、心髒支架這種級別的高端產業全人類到底有多少個還沒被中國人攻克。
奧巴馬在10年前說,如果中國人都能過上歐美的生活,那歐美人將過上非常悲慘的生活,因為這個地球無法承受。
但站在中國人的立場,我堅決反對這種歪理邪說,因為我是中國人,我想過上歐美人的生活。
這有錯麽?這沒有錯吧。難道中國人和平致富也不行,隻允許一直貧窮?
如果美國你不肯給10億中國人發綠卡發社保,那我們10億中國人靠自己的勞動過上更美好生活,你就沒權利阻止。
連吃500個高端產業,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其實也就勉強夠我們中國人半飽,到時候才可以稍微休息下。
如果沒有技術革命把人類總蛋糕做大,高端產業短期內隻有那麽多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