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華人在美國地位,要看整體在各行業的影響力
比如猶太年輕人進金融業會得到很多提攜和幫助。 而華人進去基本上幫助人家整理報表,核心業務的交易方大都也是猶太人,人家更願意和猶太人做生意,所以華人難以在核心業務上取得成績。
印度人現在壟斷了美國企業IT,如那些大公司銀行的IT部門,非印度人偶爾還可以混個職位,但已經很難在那個領域發展升遷。在微軟Google這些大公司, 華裔年輕人的機會也不如印裔。
現在有一些華人取得大學教授職位。 但是舉個例子, 數年前UCLA印度裔的工程學院的院長退休,要找一個繼任者, 最後還是挑了一個印裔女性。相信該退休院長起了很大作用。 華裔教授在大學圈遠沒有這樣的意識和勢力,
衡量華人在美國社會是否成功,不是光看華人收入多少,有幾套房,後代進了名校。而是看在各行業華人有沒有影響力,能否為後代創造了更多的成長機會,
(當然我看可能唯一的是在芯片業,華人圈還是有一些影響力,華人做高管有一定的優勢,因為業內華人多,職位高, 在加上以台積電為首的基礎製造提供了一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