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 – 憑啥?

來源: UncleJay 2020-04-03 13:51: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685 bytes)

是命運還是生存需要,不知不覺在《飄》故事發生的城市已經生活了近一年時間。說到感受就一個字‘飄’。怎末說呢?遠離故鄉的人都會有沒著沒落的感覺,不經意間以往的人和事猶如電影情節般的在腦海裏放映。歡樂,迷茫,焦慮,躊躇滿誌,一個個情節好像就在昨天又似乎很遠很遠了。有時候一覺醒來竟不知身在何處,睜開眼定定神方能再身形合一。

眼下席卷全球的COVID-19疫情從電視、新聞、或微信時時刻刻‘飄’忽而至,慰籍著人們苦甜酸辣的各樣心態。除開人死了不能再生可信之外,其他信息就像病毒一樣肆虐著各個群體直到‘群體免疫’。難道文化就是在這樣‘群體免疫’中不斷累積發展出來的?人無論何人有沒有最本質的期許呢?

即使在《飄》城市生活有些時日了,但要感受那寸斷柔腸愛情故事中的生活場景卻是可望而不可及。這座城市自1996年奧運後變化巨大,擁堵的高速路,能讓人找不到北的國際機場,居住人口翻了5倍之多。特別是亞裔人口及隨之而來亞裔超市發展神速,毫不遜色於紐約市或洛杉磯,堪稱亞裔樂居的後起之秀。在大中華超市裏來自國內的各種烹飪佐料應有盡有,許多臨州的華人甚至驅車數小時把中國味道帶回家。

中國胃是能夠保住的,準確點應該是改不掉了。可相對於近年國人豐富的生活品味,異國他鄉還是清閑許多。為充實生活看電影可謂不二的選擇,特別是每周二半價更具吸引力。通常每周五都有新片上映,但即使追新卻往往買不到好位子。每每周末上網搜一搜下周二想看的影片也就心裏有數了。

《寄生蟲》的廣告大約去年11月就出現了,沒太在意因為它是個英文字幕的韓國片。數個月後廣告還在那兒,隻覺得它持續的時間長於其他片子,仍沒在意。直到影片一舉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六項好萊塢大獎,好奇心驅使下終於坐在了AMD影廳。

《寄生蟲》講述的是一家四個無業遊民家庭的故事。一家人看似遊手好閑,卻其樂融融。直到有一天這個家的長子基宇,通過一張偽造的憑證當上了富豪家女兒應聘英語家教。從此,一家人通過陰謀陽謀都跟著他成為富豪家的傭人,也發生了很多意外。

富豪家闊綽的廚房餐櫃後麵有一道鮮有人知的通往地下室的門,也就是在這地下室裏先後兩人寄生於此。前人是被基宇媽媽擠出富豪家保姆的老公,後來者就是基宇的爸爸。他們兩個人盡管經曆不同為生存都不惜向對方痛下殺手,而偏安於富豪家的地下室又都是最好的選擇。

就是這樣一部看起來並不新奇而又感覺怪異的影片竟獲得了6項獎,評委們是怎末搞得?看過之後數周都不得其解,回想起來片中卻有一組鏡頭印象深刻…

基宇的爸爸在富豪兒子生日派對上殺死了富豪。女兒被寄生蟲1殺死,老婆奮力與其同歸於盡。可而後數年,基宇的爸爸渺無音訓。基宇這個一家四口人中從派對血案中幸存者,常常會在深更半夜爬到被新貴占有豪宅後山上眺望。是在憂傷還是在懷舊?忽然,他看到豪宅廚房的燈光閃爍起來並且有規律,一天兩天天天如此。經查閱分析他知道他爸爸還活著,這些年他就在地下室裏,夜深人靜時他搬動電源開關給兒子發信息。

基宇的爸爸是個殺人犯,根本不可能解救他。痛苦與失落中,基宇憧憬自己努力工作並成為了社會精英,又買下了這幢豪宅與父親多聚。

人對生的欲望如此強悍,即使在最困苦的時刻,還有明天就要活下去。難道不會是這種人性DNA讓評委們震感到了?!

願被COVID-19折磨的生命早日康複,願COVID-19催生出人類命運共融的‘群體免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