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時期廣播中常聽到的列寧語錄:小生產是經常地、每日每時地、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

來源: 競選 2020-11-15 20:13: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474 bytes)

小生產是經常地、每日每時地、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資產階級的嗎?


在文化革命後期,我們經常聽到列寧的這句話“小生產是經常地、每日每時地、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又重新閱讀了馬克思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希望從中找到解答。

讀《政治經濟學批判》,我知道了曆史上曾經出現的小生產方式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誕生前的生產方式。小生產方式隻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階級關係和社會關係,如在奴隸製的小生產方式下,產生奴隸和奴隸主階級,在封建小生產方式下,產生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自耕農階級及各種小手工業者階級。而建立在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的商品生產,則轉變成了社會化的大生產,在這種生產方式下,逐步產生了生產的客觀條件與勞動力分離,生產的客觀條件以資本形式與勞動力交換進行生產,才會形成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也就是說,隻有在商品的價值生產為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產方式下,才會產生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花了大量篇幅闡述了小生產方式的形成及特征,小生產方式的如何解體,以及資本主義的社會化大生產如何建立的曆史過程。我引述《政治經濟學批判》幾段話來說明小生產方式的解體及資本主義的社會化大生產方式的建立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6A卷209-211頁,紅字為我的批注)

這樣,我們又到達出發點,到達設定即創造交換價值的生產。這一次是這樣的生產:它事先把流通當作發展了的要素,並且表現為引起流通又不斷地從流通返回到自身以便重新引起流通的不斷的過程。因而,設定交換價值的運動,在這裏現在以複雜得多的形式出現,因為它不再隻是作為前提的交換價值的運動,或者在形式上使交換價值設定為價格的運動,而且同時是把交換價值作為前提創造出來,生產出來的運動。生產本身在這裏不再先於自己的結果而存在,也就是不再作為前提而存在,而是表現為自身同時產生這些結果的生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的商品生產方式)。但是它產生這些結果,已不再象在最初階段那樣隻是作為導致流通的生產,而是作為在自己的過程中同時還以流通,以發達的流通為前提的生產。(流通實際上隻是把交換價值一次表現在商品規定上,另一次表現在貨幣規定上的形式過程。)

這種運動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既在曆史上導致產生價值的勞動,另一方麵,又出現在資產階級的生產製度內部,即設定交換價值的生產製度本身內部。首先是經營商業的民族出現在半開化或未開化的民族之間,或者是由於自然條件不同而進行不同生產的各個氏族發生接觸和交換他們的剩餘產品。第一種情況是比較典型的形式,所以我們來考察一下。剩餘產品的交換是設定交換和交換價值的交往。但是,這種交往僅僅涉及剩餘產品,因而同生產本身相比隻起次要的作用(小生產方式的特征:自給自足的生產,商品交換隻是剩餘的產品。)。但是,如果從事交換的商人(倫巴第人、諾曼人等等幾乎對所有的歐洲民族都扮演這個角色)一再地出現,從而繼續不斷的貿易發展起來——在這種貿易中,從事生產的民族仍然隻經營所謂被動的貿易,因為推動它從事設定交換價值的活動的動力來自外麵,不是來自它的生產的內部結構,——那麽,生產的剩餘產品就必然不僅僅是偶然的、間或存在的剩餘產品,而且是不斷反複出現的剩餘產品,因而本地的生產本身就具有一種以流通,以設定交換價值為目的的趨勢。

最初,對生產的影響較多地來自物質方麵。需求的範圍不斷擴大;滿足新的需求已經成為目的,因而生產就更有規則性並且擴大了。本地生產的組織本身已經被流通和交換價值改變了;但是流通和交換還沒有影響到生產的全部廣度和深度。這就是所謂對外貿易的傳播文明的作用。設定交換價值的運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觸及整個生產,這部分地取決於這種外來影響的強度,部分地取決於本地的生產要素——分工等等——已經發展的程度。例如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初在英國,由於尼德蘭商品的輸入,用於交換的剩餘產品羊毛就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於是,為了出產更多的羊毛,耕地變成了牧羊場,小租佃製遭到了破壞等等,發生了清掃領地等等.(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的商品生產方式逐步替代了小生產方式)

因此,農業失去了為使用價值而勞動的性質,而農業的剩餘產品的交換對於農業的內部結構來說不再是無關緊要的了。在某些地方,農業本身完全由流通決定,轉變為設定交換價值的生產。這樣一來,不僅生產方式改變了,而且一切與之相適應的舊的人口關係和生產關係,一切舊的經濟關係都解體了。可見,在這裏,流通的前提是一種僅僅以剩餘產品形式創造交換價值的生產;但是現在這種生產卻變成了隻與流通相聯係的生產,變成了以設定交換價值為唯一內容的生產。(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的商品生產方式處於主導地位,這個時候,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主導了社會。)


那麽,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的商品生產方式是怎麽會產生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呢?馬克思又用大量篇幅去分析這個問題,我引述《政治經濟學批判》幾段話來說明這個問題(紅字為我的批注):

商品是物化勞動,唯一不同於物化勞動的是非物化勞動,是還在物化過程中的、作為主體的勞動。換句話說,物化勞動,即在空間上存在的勞動,也可以作為過去的勞動而同在時間上存在的勞動相對立。如果勞動必須作為在時間上存在的勞動,作為活勞動而存在,它就隻能作為活的主體而存在,在這個主體上,勞動是作為能力,作為可能性而存在;從而它就隻能作為工人而存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6A卷228頁)(商品生產方式下,存在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對立,從而存在物化勞動和活勞動能力的主體的對立,及物化勞動和工人的對立。)

(在以交換價值(及增殖)的商品生產方式下,物化勞動以活勞動的客觀條件而出現--我注)活勞動的客觀條件對於作為主觀存在的活勞動能力來說,表現為分離的、獨立的價值,因而活勞動能力對於客觀條件來說,也隻是表現為另一種價值(它不是作為價值,而是作為使用價值來同客觀條件相區別)。這種分離一旦成為前提,生產過程就隻能新生產,再生產這種分離,而且是在更大規模上再生產這種分離。生產過程怎樣生產這種分離,我們已經看到了。活勞動能力的客觀條件作為與活勞動能力相對立的獨立存在,作為不同於活勞動能力並且與之相對立的主體的客觀性而成為前提;因此,這些客觀條件的再生產和它們的價值增殖,即它們的擴大,同時就是這些條件作為與勞動能力無關的並與之相對立而獨立的他人的主體的財富所進行的再生產和新生產。再生產和新生產出來的,不僅是活勞動的這些客觀條件的存在,而且是這些條件作為獨立的價值,即屬於他人的主體的價值,而同這種活勞動能力相對立的存在。勞動的客觀條件取得了與活勞動能力相對立的主觀的存在——從資本變成資本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6A卷459頁)
(馬克思這段話分析了在以交換價值(及增殖)的商品生產方式下,必然產生資本及資本家。同樣地,在蘇聯“社會主義“的有計劃商品生產方式下,必然產生資本和資本家,當時資本是國家資本,當時資本家階級就是官僚者階級。)

另一方麵,勞動能力與它自己的條件相對立的單純主觀的存在,使勞動能力具有對於這些條件來說隻是無所謂的客觀形式——勞動能力隻是具有特殊使用價值的價值,而與實現它自身的條件本身,即與具有別種使用價值的各價值相並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6A卷459頁)(馬克思這裏明確說明,在商品生產方式下,勞動能力與勞動的客觀條件的主觀的存在(資本家)的對立關係中,勞動能力一方處於從屬地位。換句話說,在商品生產方式下,“物”主宰著人。無產階級不消滅商品生產,就無法改變“物”主宰著人的局麵。也無法改變資產階級統治無產階級的局麵。)

因此,並不是這些條件在生產過程中作為勞動能力的實現條件來實現,而是勞動能力僅僅作為增殖和保存這些條件的價值(與勞動能力相對立的自為存在的價值)的條件從生產過程中出來。(這句話在1861—1863年手稿中(手稿第本第1396頁)是:“這些條件在生產過程中不是作為勞動能力的實現條件被再生產出來,相反,它們隻是作為增殖和保存它們自己的價值(與勞動能力相對立的自為存在的價值)的條件從生產過程中出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6A卷459頁)
無產階級革命必須要消滅了商品生產,在這種情況下,勞動的客觀條件不再作為增殖和保存它們自己的價值(與勞動能力相對立的自為存在的價值)的條件從生產過程中出來,轉變為勞動的客觀條件在生產過程中是作為勞動能力的充分實現條件而被再生產出來。無產階級革命所要建立的生產方式,要消除了以“物”為載體的勞動的客觀條件對勞動者的主宰,轉變為勞動的客觀條件為社會中的勞動者的勞動能力服務,生產是為每個勞動者自己勞動能力充分發展而進行的生產。)

當時曆史時期(文化革命時期),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是怎麽產生的?

根據引用以上馬克思的論述,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結論:由於當時采用是有計劃的商品生產方式,商品生產必然產生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當時的資本是國家資本,資本家階級就是官僚者階級,與之對立的是廣大勞動者階級。在商品生產方式下,勞動能力與勞動的客觀條件的主觀的存在(資本家)的對立關係中,勞動能力一方處於從屬地位。即“物”主宰著人。無產階級如果不消滅商品生產,也就無法改變“物”主宰著人的局麵,無產階級也就無法擺脫資產階級統治的局麵。無產階級革命必然遭受失敗。

來源:

http://www.hst1966.net/showtopic-15098.aspx?

 

所有跟帖: 

老大肯定當時是學馬列積極分子、理論知識現在還能了然於胸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5/2020 postreply 22:05:52

我隻是轉別人的貼。馬列毛不允許單幹,不允許私營經濟,也就不允許鄧小平的改革,中國也就會像朝鮮那樣繼續餓肚子 -競選- 給 競選 發送悄悄話 競選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00:44:42

鄧鼓吹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就是要大家別被馬列毛的說教束縛手腳,反對兩個凡是,別管姓資姓社,否則改革無法進行 -競選- 給 競選 發送悄悄話 競選 的博客首頁 (341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01:01:47

是的、我也應當那時聴過這種宣伝、不過全忘了。老大還能想起這套理論來、功力不小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228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02:50:40

74-75年左右,我覺得先帝是在為文革增強辯解。那陣子,《列寧在10月》,特別是《列寧在1918》也頻繁上映。割(錢廣)資本主義 -鐵甲連環馬- 給 鐵甲連環馬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06:11:51

那時候人小又呆、看電影<青鬆嶺>批錢廣很來勁、喫起自由市場上買來的甜粟也很起勁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77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12:14:25

毛與傳統馬列最大的不同是允許大規模的集體所有製的存在,例如農村的土地,城市的集體所有製企業,不在計劃內,完全是商品等價交換。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11:47:09

什麽叫 “完全是商品等價交換” ? 聽起來像是以前國內高中和大學教的馬列政治經濟學的概念。“商品等價交換” 含義是啥?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25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14:48:28

小生產者 -鐵甲連環馬- 給 鐵甲連環馬 發送悄悄話 (294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06:05:43

把劉打倒後,毛的思路是要縮小三大差別,方式是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肅清資產階級思想。 -衡山老道- 給 衡山老道 發送悄悄話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3/2020 postreply 13:01:18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