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分析一下撞船事件
事件新聞剪輯:
菲律賓周二譴責中國在南中國海製造衝突,衝突導致了兩艘中國船隻在有爭議海域罕見地互撞。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公布的視頻顯示,一艘中國海警船在追逐一艘菲律賓巡邏艇時,與一艘中國軍艦發生劇烈碰撞。菲律賓稱,該視頻是周一拍攝的,中國海警船的船頭似乎嚴重受損。
撞船事件發生在斯卡伯勒淺灘(中國稱黃岩島)附近,那片水域是兩國的摩擦熱點,菲律賓外交部就撞船事件發表聲明說,菲律賓對兩艘中國船隻的“危險動作”表示“嚴重關切”,它們當時在尾隨一艘菲律賓船。
“他們的行為不僅對菲律賓的人員和船隻構成嚴重危險,也導致兩艘中國船隻不幸相撞,”聲明說。海警隊的聲明中沒有包括任何人員受傷的情況。
這個事本不想說的,但老鍵同學以學過物理並知道伯努利原理為由說這兩條船之所以相撞是因為它們並向航行,伯努利原理讓它們之間產生了相互吸引,然後就撞了。兩條船的船長物理沒學好。
我點出他胡扯,兩船相撞時船頭幾乎是90度,所以才導致一條船的船頭結構被撞沒了。
老鍵從來不認錯啦。他說之所以兩船最後成90度相撞正是伯努利原理造成的。
不得不給老鍵上課啦。大家知道,船如果開得很快,由於伯努利原理它會飄起來,這就是水翼船的原理。
伯努利原理說的是:
在流體(液體或氣體)中,流速越快,壓強越低;流速越慢,壓強越高。
老鍵的意思是,兩條船開著開著,橫向飄起來,然後撞了。
苟P啦,看看水翼船原理:
水翼是一塊類似飛機機翼形狀的板,安裝在船體底下,伸進水裏。
船開始加速時,水從水翼上方和下方流過:
上方流速快 → 壓力降低
下方流速慢 → 壓力較高
這種壓強差會產生一個向上的“升力”,就像飛機機翼產生的升力一樣。
中國那兩條船是不是沒有水翼? 即使有,也該設計成讓上下產生壓強差。好,也許設計在側麵(如果老鍵是設計師),那也是對稱的吧。一條船左右邊因速度快產生壓強變化,是不是互相抵消了? 誒,老鍵說了,不是船本身,而是兩船之間的水流造成的。
嗯,我理解,如果兩條船靠很近航行,確實有這個力量。船在碼頭停靠的時候就是靠這個力量把讓船向碼頭橫向靠過去。
但是哈,這個力量是不是船體離碼頭很近才出現? 比如船有150米長,隻有在20多米近的時候才有這個力量出現?
老鍵同學,你覺得中國這兩條相撞的船當時並向航行的時候中間有多少米? 你覺得它們之間隻有30米或者更近,高速行駛在波濤洶湧的南海?
同學,海洋船隻航行是有安全距離的。你以為中國那兩條船的船長沒有從業執照?
嗯,也許,兩人的駕駛執照是花錢買來的。真有可能兩船相距30米並向高速往前衝,三兩船相撞是不是和船隻停靠的時候一樣,兩條船側向碰一碰?什麽樣的伯努利原理讓那條大船把較小的那個船頭撞飛?
本貼的主旨不是說老鍵哈,我分析一下兩條船為何相撞。和老鍵一樣,完全瞎猜哈,但邏輯上似乎好一點。我認為這次相撞完全是菲律賓使壞。
菲律賓海警船玩了一個當年抗戰時期鐵道遊擊隊的策略,讓偽軍和日軍在戰場上互射。原故事是這樣的,鐵道遊擊隊一天夜裏搶了火車上的物資,日軍和偽軍從東西兩個方向過來鎮壓。遊擊隊東打幾槍,西打幾槍,還罵他們。等偽軍和日軍靠近,遊擊隊停止打槍,隻是罵。然後偽軍以為日軍打來的槍是遊擊隊打的,日軍也以為偽軍打來的槍是遊擊隊打的。等他們接上火,遊擊隊溜了。
這次也一樣,菲律賓海警船成功地行駛到中國軍艦和中國海警船之間,然後在兩個方向挑釁:嘿,中國船,很大是不是,有本事你過來撞我呀!
中國兩條船開始還克製,後來被罵火了(至於怎麽罵的,一劍搞不清楚),於是就加速把船開過來。
一般以為菲律賓海警船會躲,但今天它似乎特別有信心,看見中國船開過來,他們罵得更凶了。
靠,撞不死你。中國兩條船開足馬力。
其實菲律賓海警船早準備好了,等中國兩條船進入了原先計算好的危險區域,菲律賓海警迅速逃離。這時候,中國軍艦和中國海警船來不及改變方向,事故就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