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無磬,卻有餘音

來源: 2025-07-27 18:42:15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萌音大酋長 

 

空山無磬,卻有餘音

 

【一隻碗的環球漂流】

公元一世紀的恒河岸邊,陶工卡瑪把剛燒裂的灰陶碗丟在窯邊時,絕對在罵髒話——這破碗連盛椰汁都漏。

他沒看見三天後,一個粟特商人用半塊饢換走它:“裝水喂駱駝,漏慢點就行。”

這隻碗就這麽顛在駝隊裏,從恒河到興都庫什山。雪山融水順著裂紋滲出來,在碗底晃出碎影:有時是波斯商隊的銀戒指,有時是貴霜帝國的柱頭,有時是中亞牧民腰間的銅刀。

三百年後它晃到洛陽西市,被白馬寺小沙彌一眼看中:“這裂紋像朵蓮花,裝燈油正好!”

從此它的“履曆”突然華麗:

北魏時映過石窟飛天的飄帶(那些飄帶本是犍陀羅佛像的衣褶,被洛陽工匠改成漢錦樣式,飄得比仙女還瘋);

唐朝時被詩人王績搶去舀黃河水,寫詩時蘸著水在石桌上劃:“這碗漏是漏,盛月光倒挺穩。”

南宋時它蹲在徑山寺禪房,小和尚往裂口裏塞了點雪,插枝蠟梅——老禪師見了笑:“它盛過水、盛過墨、盛過花,其實都是在盛‘空’。”

碗還是那隻碗,裂紋裏卻攢了一路的“料”:

梵語的墨、貴霜的線條、北魏的土、唐朝的月光、南宋的雪。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