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美國做錯了
首先讚一下老鍵理性超越的分析態度。我還是那句話:不要像某些一味個人的感情宣泄,而且是無新意的重複宣泄,沒什麽意思。
回到正題,我還真的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是,確實是美國做錯了。
聽我來慢慢推理:
----
我是學數學的,先試圖把一個複雜的問題模型化簡:如果全世界貿易圈隻有兩個國家,A 和 C。(你可以把 A 想成美國,C 想成加國)。咱們假設 A & C 的人口相同,大家的生產力先進技術類似,道德觀相近,互相零關稅。是真正的親兄弟好姐妹國家。
真正的零關稅:沒有私下補貼回購之類的貓膩。那是純公平交易對吧。
但是假設 A 國人的文化習俗是有錢就花,鋪張浪費。C 國人的社會傳統是能省就省,積蓄為王。那幾年下來,你猜 A 國對 C 國會不會有貿易逆差?
所以並不是有貿易逆差,一定就是來源於不公平的關稅壁壘。商業之外有很多因素,比如文化,比如科技,地理氣候,自然資源,都很容導致貿易不平衡。
關稅可能是原因之一,也可以是解決手段之一,但絕不是唯一因素,更不是唯一解法。
----
我們平時想起貿易順差逆差,可能想象的都是 A 國政府從 B & C 國政府進口東西,然後發給國民。同樣 A 國政府把物品賣給 B & C 的政府。
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實際發生的是,A 國政府印錢給 A 的國民和公司,是 A 的那些私人公司們去 B & C 采購,用的是 A 國貨幣,公司再把物品轉賣給國民,從而 A 貨幣流到了 B&C 國。
A公司們為什麽要這麽做?因為公司手裏有錢,國民手裏也有錢,這樣轉賣有利益可賺。
隻要 A 國的那些公司和國民,手上擁有(比他們應該擁有的)更多的錢,(廣義上)他們一定就會亂花出去。也就會導致我們現在看到的美國巨額貿易逆差。
歸根結底,是 A 國國民手上有太多的錢。
----
那什麽是 A 國國民擁有(比他們應該擁有的)更多的錢?這就是本文的核心觀點:
貿易赤字的根源,來自於金融和財政赤字:美國每年的支出和印的錢,遠遠高於生產和收入。美國不管是從國家層麵,還是從個人層麵,都是在借債過好日子。
什麽時候美國沒有財政金融赤字了,貿易逆差自然也就解決了。
所以要想解決問題,其實不難但又很難,就是要做一些(或者所有)很不受歡迎的舉措:
- 減少浪費,減少貪汙 (DOGE 在幹的事)
- 減少國防開銷,包括對歐洲的保護費 (Vance 在幹的事)
- 增加關稅,增加收入 (Trump 在幹的事)
- 增加對富人的稅收 (民主黨的呼籲)
- 減少給窮人的福利 (共和黨的呼籲)
----
我個人的立場,是我能認識並讚同這屆政府試圖解決的問題和決心。前幾屆政府包括共和黨,都沒有這個魄力和能力。
但對他們實行的具體方法,頗有令人扼腕,很值得批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