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quency

來源: 2024-06-28 19:28:4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最近聽大家聊宇宙起源、量子世界、多元宇宙,讓我這個文科生眼界大開。為了表示感謝,推薦一部平行宇宙科幻電影——《黑洞頻率》,英文片名Frequency。

世界怎麽產生的?

道家講無中生有。佛家講緣起性空。基督教創世,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不過還是印度教的,最接近現代科學。

三哥說,宇宙始於唱歌,終於跳舞,循環往複。

乍一聽,很搞笑對吧?但實際上,唱歌跳舞的本質是什麽?

振動。

振動是什麽?

Frequency。

 

怎麽唱歌呢?在大爆炸的時候,在那個奇點,突然不知道哪裏傳來一個天籟之音,緩慢、低沉、悠揚,感受到自由、力量、溫暖和愛,沉浸其中,像到了家一樣。

這個初音就是OM。。。。。。。(“唵嘛呢叭咪吽”的“唵”)

非常巧合地,家(HOME)就類似這個音。還有,創世是這個音,造人似乎也是這個音,不信有心人今晚就試試,是不是有OM。。。。OM。。。。的音。

大功告成,據說寶寶生出來,發出的第一個音,也是這個音。

 

天人合一,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OM。。。。的宇宙初音,聲音本是無形的,是一種振動,一種波,有頻率,在這個Frequency中,有了光明與黑暗,有了聚與散,有了膨脹和擴張。

這就是大爆炸。。。

又跟造人有點相似。總之,宇宙、世界和人,整個就像一個套娃計劃,見怪不怪。

 

在有人之前,先有神。眾神之前,有大神,大神之前有唯一神。在基督教裏,唯一神上帝七天創世,沒說是怎麽創的,反正每天就創了。在印度教裏,更加細致,活潑,可愛。

三大主神之一的濕婆大神,在OM。。。。。的愉快歌聲裏,一個勁兒地跳舞。創世的時候,優雅、柔美地跳,相當於我們先秦說的文舞,末世毀滅的時候,輕快、有力地跳,相當於我們說的武舞。

想想愛爾蘭的踢踏舞。

不管創世還是滅世,都沒那麽苦逼的,還蠻歡樂的。反正都是跳,跳就是振動,振動就是frequency。

想想我們的一些出名的大橋,我們一群人上去邁個方步,或跳個舞,大橋就跨了,毀滅了,這就是frequency帶來的。

 

所以,Frequency是無,它的背後是能量,在它上麵是有,有形狀。一朵花,之所以開成一朵花,是五瓣而不是六瓣、七瓣,是這個樣子而不是那個樣子,可能就是因為它的frequency吧。

到處都是frequency。什麽都是frequency。

 

在科幻電影Frequency中,這個frequency,是因為一段世間極光氣象天氣,幹擾了男主角兒時曾經和爸爸一起玩過的業餘無線電台,突然和三十年前救火遇難前夕的消防員爸爸接上頭了。

男主角就利用frequency搭上的這次機會,提醒爸爸,逆天改命。爸爸活了下來,但男主的“幹預”(或者“觀察”),就像在水中按下葫蘆起了瓢,發生連鎖反應,改變了他過往的其它事件,一件又一件不幸接連發生。

 

懸疑,緊張,慌亂下,

 

 

看兩父子,怎麽借著這短暫的頻率搭上的窗口期,隔著時空,怎麽一步步力挽狂瀾,最終happy ending,共存於一個完美的平行世界的。就好像木兄,找到了一個機會,把平行世界裏每一個自己,各種能力指標,加總在走廊所在的這個世界裏,“英俊瀟灑,才高八鬥,富可敵國,美女簇擁”。

 

是不是一環扣一環,銜接完整,構思巧妙,矛盾突出呢?最難得的是,還有令人動容的父子溫情。爸爸好愛好愛兒子,兒子好懷念好懷念爸爸。最適合在父親節看這部電影了。木兄那一版,改成電影,也有令人動容之處,在島國左摟右抱。

他這個也是frequ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