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師兄,我感到你說的很好,但還想額外知道一下師兄修得如何,有沒有一些特殊的經曆。

來源: 2024-01-20 11:37:4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這算是額外切磋了。

我先說,我是有過持續念佛的經曆的,並因此有些突破,後來很多年是在琢磨、明確新的目標。

這是一些描述: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918/202010/14100.html

======

看到一段岡波巴的論述,很好。1.平常心是最好的;2. 需要觀察能所二者皆無根無生。斷我執;3. 平常心也是需要修證才能達到的.

【大師又開示說:

「直言之,眾生心之體性乃“無法可立”或“一切都不是的”。就在這“無法可立”之上安然定下去就夠了,再不需要其他了。生起一點微細妄念也不要緊。這種(大手印的修觀)因為是深觀自己本身,所以結果是返本還源。除了此心性之“一切皆非”外,其他什麽也沒有〕無分別的三昧如虛空般的開展出來;或安往(自心)明體不散亂,此二者可加以審查孰者為佳?

(總之),若是無念無記之禪定就不是了義教,不如修平常心之殊勝。

舉一個比喻來說,虛空中充滿了佛及佛母,他們以神力令我超升上界好呢?還是我與他們同體無差別好呢?不管佛、神顯現怎樣殊勝的境界,仍舊是心所變現之幻境,那裏有平常心好呢?

有時瑜伽行者看見自身成為佛陀之相,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種種莊嚴,如虹彩一般明顯(美麗)。但這隻是由心意造作之生起次第修觀所產生的境界,因此不及平常心之殊勝。

別人看見自己成本尊相也不及平常心之殊勝。

又像邏輯學者們和嘎當派的教法所主張的:觀能所二者皆無根無生,外顯陰陽【38】諸法亦是心所變現,(實無體性)。(如此修觀),則睜眼亦無睹,一切諸法皆如虛空,如極清淨之圓心,但這仍舊是意念所造出來的空,這樣就墮入“所知法之體空”一邊去了。因此,這種空觀仍不及平常心之殊勝,

要想親自覺受平常心,則如真言(典籍)中所說:

此俱生智者,      他人所難言,
依上師善巧,      及時節因緣,
再加自福德,      方能親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