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元化vs世俗化(去宗教化)vs取消文化,互不相同。2.多元化在每個人自心也各個不同

來源: 2024-01-13 12:48:2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某種程度上,我相信多元化是有好處的。因為人們確實受外部條件的影響(外部分類,膚色宗族等等),而扭曲對內部能力的判斷,進而影響不同族裔的潛能。

但是,它不應該走向反麵,更不應該取消文化和宗教。

現在的多元化運動,我看到的一個負麵的東西是:有點以多元化為名,實行去宗教化之實,讓人在僅僅關心生活的時候,失去對生命的出路探討和關心。

有點走在《奇妙的新世界》的路上。

錄音機可以通過喇叭說:我思故我在。你要問它你怎麽在?它說我思考出來的。

它當然在,怎麽可能不在,會發聲的東西都在,不會發聲的也可以在。這雖然初步,也和AI沒有本質差別。其實它並沒有辦法說我除了一堆原子、或者人造肉,還剩下什麽。

現在的唯物主義,就是把人當錄音機看待,可說是唯物主義泛濫。基本假設就是人沒有靈魂,就是一堆原子堆積的肉。。。人們不斷地發射望遠鏡,往一百億光年以外看,多看幾堆粒子的變幻,這也沒什麽問題。問題是“忘了你的靈魂!”就不好了。讓人們誤以為望遠鏡再多看幾眼,多看幾個光年的距離,多往前看幾年,世界的本源就徹底找到了。這本身就是一種宗教性的暗示。也是直接強加給全體人民的。而不想想,望遠鏡再看,顯然也不可能找到“哪怕一個”靈魂。

你要一說靈魂、宗教,他們就說,你有我沒有,你就不能說,你說了我就頭疼。然後還設計個詭計,說,嗯,宗教問題是類似房事一樣的問題,不能說的。

這其實是取消文化,世俗化,而不是多元化。這點我不一定是針對某個人,而是驚歎於第一個發明這個說法的人真是個天才。比拐騙研究生的農民還天才。

如果按這個邏輯,任何東西都存在你有我沒有的情況,你住在發達國家,別人在不發達國家。那你就不能說,你有某個證書、學位,別人沒有,那你就不能說。你是男的,不能說,你是女的,不能說。你高低胖瘦都不能說。

======

當然,信仰,也確實不可隨便談,停留在口頭上,會造成懶惰和驕慢。

但是不隨便談,不同於不讓人談。不讓人關心“生命”問題、“生死”問題,而努力把人的注意力都導向日常“生活”,也是魔鬼的詭計。這是目前“所謂的”多元化運動裏的一個背景聲音。

關於魔鬼,我多少有點認真,就是說基督教的福音(Good News),本來是為了讓那些尋找出路的人有一個出路的,如果徹底不讓人們談論福音,那,到底要把世界領到什麽方向?就是《奇妙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的方向。也是唯物主義的解決方案,醉生夢死。

  • 關於政教分離。之所以有這個分離,就說明這兩個東西都很重要,但是又不能混合幹擾,所以需要分離。而不是用一個取消另一個。
  • 就是說,你完全可以在街上帶著伊斯蘭的頭巾或者猶太小帽,而不影響你的職位申請。不是說,你必須摘下你的帽子。或假裝啥都不知道。

生命的究竟,這個事情,複雜。但是我相信耶穌和佛是對的。

  • 操作係統層麵出的問題,不可能在應用程序層麵的到完美解決。
  • 事關生命的問題,也不可能在生活層麵(靠資源分配等)得到徹底解決。有些焦慮是生命層麵的,不是靠世俗多元化就能解決的。而且取消宗教信仰可能適得其反。
  • 取消宗教信仰,就是徹底堵死了人類在生命層麵尋求解答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