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釣魚
前言:
小丸子聊股票,我也湊湊熱鬧吧。《陶子》上的一篇舊文,大概寫於五六年前。其核心思想,相當於不折騰,符合道家。中國從戰國末期的齊國,一直到漢武帝前期,其實有將近一百年的無為之道治國的,帶來商業、經濟的空前繁榮。
其核心,依然是三個字:不折騰。
以下是正文:
————————————
今天講講釣魚。
其實我不是釣魚愛好者,但也去釣過魚。釣魚有個淺顯的道理,就是到那些人少魚多的僻靜處,撒一點魚餌下去,幾分鍾一條,幾分鍾一條,非常爽。
我試過。
是釣魚技術特別高超嗎?不是,你隨便把魚竿給一個從未釣過魚的人,她戰戰兢兢在那兒,既緊張又興奮,仍然是幾分鍾一條。
對於資深釣魚愛好者,那完全是另一個故事。一身的裝備,隨便一看,不整個千兒八百,都不好意思出行。手中有周邊釣魚湖區的地圖,標注得密密麻麻,還刻苦專研了好多釣魚技術。一出去就可能好幾天,要租Cottage,甚至深夜裏劃船到湖心去。你覺得苦不堪言,他們樂在其中。至於收獲嘛,那可不一定。
這是一篇遊記嗎?
不是。其實我說的是股票投資。股市上有好多股,就像藏在湖水裏的好多魚。人們往往把選股看得十分深奧,安裝了好多軟件,購買了許多內參,刻苦專研了好多技術分析。可是這樣就一定會選出好股嗎?
你看多少整日坐在大戶室裏盯著技術圖像,最後跳樓的。
大道至簡。
與其花那麽多錢買那麽多裝備,專研那麽多技術,在人多魚少的湖麵,日守夜守釣魚,不如換一種選股方法,跑到人少魚多的地方,閉著眼睛,幾分鍾一條,幾分鍾一條不是?
選股真的有那麽簡單嗎?
怎麽能找出那些人少魚多的地方呢?
很簡單。就是看那些高科技龍頭產業,看朝陽產業、上遊產業。這些年,Amazon、Google、Facebook、Apple、阿裏巴巴、騰訊等高科技龍頭(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老大通吃),就好像那魚多的地方,任何人閉著眼睛,丟下魚線,都能釣到。不需要你去看技術分析,去看走勢。甩開魚竿,就可以。
什麽是朝陽產業呢。每個時代都有當時的朝陽產業。如今比如e-commerce、純電動汽車、清潔能源、共享經濟、FinTech(金融科技)、雲服務等。朝陽產業,注意要看是否到了那個點,太早了不行,太遲了也不行。就好像湖水裏的魚,太小了不行,太大了也不行,等太大已經被人釣光了。要等這個市場進入上升期,並選擇龍頭老大即可。
上遊產業是指什麽呢?是指給這些高科技龍頭老大、朝陽產業做底層關鍵技術服務、輸送炮彈、構成它供應鏈或健康生態環境,讓他們不得不買、不得不用的這些企業。比如支付、比如短信、比如操作係統、比如安全監控等。選誰,你看朝陽產業的這些企業,用誰最多,最有影響。
越到上遊,競爭越少。
這樣,你就找到人少魚多的湖水,隨便甩下魚竿即可。股市很大,股票很多,如果你一定要苦心孤詣去研究、去分析那些醫療、工業、能源、零售、金融板塊,那麽你就會像那專業釣魚愛好者一樣,給自己極大挑戰,千金散盡,挖空心思,去把那深藏在浩瀚的湖泊裏的那些魚兒,一點一點釣出來。
兩相比較,我更喜歡傻瓜釣魚。
你覺得呢?
傻瓜釣魚,找到你的那麵湖,甩下魚竿,你就別管了。也不用天天去看,隔個三五個星期小看一下,三五個月大看一下,三五個年,可以收魚了。我叫這個“Little Fool and Plenty of 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