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不得其解

來源: 2023-11-23 12:15:31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各位美國網友,感恩節快樂!

 

這兩天,網上為聽到的到底是咪咪還是咕嚕,爭論不已。

我開始是想盡了辦法(換設備,調音量,換聲道),也聽不到咕嚕,聽到的全是咪咪。

在聽了數不清次數的咪咪後(用音頻軟件自動循環放那一秒),午飯時間,再一次聽,真真切切聽到了咕嚕。

再後來,就全是咪咪了。

百思不得其解啊,萬能的走廊人,誰給解釋一下吧,我已經想了一個下午了。哈哈

難道我們真的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和空間?

聽到咪咪的一個世界,聽到咕嚕的是另一個世界。一會咪咪,一會咕嚕,是在兩個世界裏竄來竄去。。。

還是不同人或者人在不同時候聽到的聲頻不一樣?

 

 

 

 

===============================================================

《後續》

終於搞明白了,用音頻工具分析了一下

高頻部分是咪咪,低頻是部分咕嚕

屏蔽一部分就是另外一部分的聲音

為何不同的人聽到的不同,或者人在不同時間聽到的不同,跟接受頻段有關,

有些人容易(或者說先)接受高頻的咪咪,有些人容易接受低頻的咕嚕。

同樣的人狀態不同,接受頻段也會改變,這就是有時候聽到咪咪,有時候聽到咕嚕的原因

這個視頻,玩的很妙。大讚!

我錄的屏,這樣想聽啥就可以聽到啥了

咪咪

咕嚕

===============

繼續琢磨咪咪與咕嚕。

仔細看了一下視頻的音頻譜,咕嚕聲在頻率2Khz以上, 咪咪聲在頻率2khz以上。

網上一查,原來2K正是低頻與高頻的區分線。

在聽力的診斷裏有低頻聽力損失和高頻聽力損失兩種,

低頻聽力損失,是指聽不清2000赫茲以下的聲音,患者對低音的感受能力很低。(感受不到咕嚕)

高頻聽力損失,是指聽不清2000赫茲以上的聲音,患者對高音的接受能力很差。(感受不到咪咪)

這次視頻是作者把高頻的咪咪聲與低頻聲的咕嚕合在一起。

就產生了有人聽到咕嚕,有人聽到咪咪,有人一會聽到咪咪,一會聽到咕嚕的現象了。

那麽可不可以說:

隻能聽到咕嚕的是:高頻聽力損失

隻能聽到咪咪的是:低頻聽力損失

一會聽到咪咪一會聽到咕嚕的是:正常聽力

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