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道佛互證的闡釋。老子五千言還是太濃縮了。

來源: 2023-04-03 08:44:01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需要老兄還有陶兄這樣的達人多闡發微言大義。

老子那時似乎還沒有修道成仙的幻想。煉丹修道,長生不老,乃至羽化成仙,是後來的引申。

“柔弱勝剛強”。柔弱,也可以指靈活性,可塑性,適應性。小孩子柔弱,但適應潛力強。成人剛強,但常常無法學習新東西了。比如,最近看到至少兩個書法家感歎教成人書法幾十年,沒有一個學生真正成才。成年人積習難改,我心太重,都是學習的障礙。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有厲害國到處show戰狼肌肉,大手大腳國內國外搞大項目,一心想做老大。前路堪憂啊。不如換個思路。

“善用人者,為之下“。地主對能幹的長工都要好飯好菜伺候著;劉備也要三顧茅廬。不能簡單當人礦。

墨家如果真是善守,不可能不知以攻為守的戰術。

有的地方講無為,有的地方又說“為而不爭”。看來,更重視不爭。欲壑難填,節製需智慧。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佛/上帝都是無親無受無生無死。為何為善?因為因果求善報?但因果是複雜的,不能強求善報。為而無爭。

道德經,確實是智慧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