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韻》1.《點絳唇· 蹴罷秋千》》李清照

本文內容已被 [ 唐宋韻 ] 在 2023-02-02 21:19:2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點絳唇(1)·蹴罷秋千》

 

李清照

(2)罷秋千,起來慵(3)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4)金釵溜(5)

(6)羞走(7),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1. 點絳唇:詞牌名,雙調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

2. 蹴(cu4):踩踏。

3.慵:懶洋洋的樣子。

4. 剗(chan3):方言,同鏟,此處指脫落。

5. 溜:此處指掉落。

6. 和:帶著。

7. 走:跑。

【李清照(1084年 — 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朝齊州章丘(今山東濟南章丘)人。李清照是宋代傑出的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之一。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被認為是對中國文化貢獻最大的古代女性。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其父李格非是當時知名文學家。李清照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出嫁後又與丈夫趙明誠一起從事書畫金石的收集和研究。

李清照的詞作以其獨特的風格自成一家,被曆代詞學家稱為“易安體”。 “易安體”清新典雅,善用白描,強調協律,在詞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李清照的詞以1127年金兵入據中原為分水嶺,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多反映閑適的生活和對丈夫的思念等;後期作品則多悲歎身世飄零,情調感傷悲愴。

李清照的詞現存世40多首,數量並不多,但佳作比例很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等,均已散佚。後人有李清照《漱玉詞》的輯本,但不全。現今有王仲聞所著的《李清照集校注》。

影響力評分: 6 】

荷:我們編纂的《唐宋韻》本來是按照作者的年代排序的,然而在這個博客裏,為什麽我們要按照隨機排序來研讀、討論呢?一首作品的順序又是怎樣決定的呢?

桐:隨機選擇是為了減少厭倦感、增加趣味性。你想想,像李白、杜甫、蘇軾這些大家,每人十幾、二十首,你如果盯著一個人研讀,好比連吃幾十天同樣的大餐,不膩才怪呢。至於如何隨機排序,網上有各種數學工具,我們這種隨機排序是屬於最簡單的。

荷:你這個理科生讀古詩詞也忘不了數學。我本人非常喜歡這首【點絳唇】,它竟然隨機排在第一,怎麽這麽巧呢?

桐:哈哈,這一首不是隨機的,這是我破格把“嗅青梅”提到了研讀順序的第一位,為你開了一個後門,因為我記得你提到過你很喜歡這首【點絳唇】。

荷:謝謝!咱們現在就說這首詞吧。詞本身我當然是一如既往地喜歡,但感覺上這個【點絳唇】詞牌聽起來有點低俗啊。

桐:詞牌的來源很複雜。既有像【滿江紅】、【清平樂】、【江南春】這樣清朗、大氣的,也有如【點絳唇】、【虞美人】、【念奴嬌】這樣似乎有點兒低俗的,各有其來源。對詞作者來說,詞牌就是一種格式,到了宋朝的時候,詞牌名與題材無關,更與作品藝術水平的高低和格調無關。

荷:“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作者不寫蕩秋千,而是從蕩完開始寫,是因為作者要從後麵“慢動作”和靜態中去表現少女的神情。從“蹴”字可知,少女采用的是用力踩、蕩得很高的那種玩法,是比較費體力的。她之所以停止,恐怕是因為累了。

桐:“慵整”二字用得很貼切,兩手長時間抓繩索有些麻木了,帶有倦態地活動一下。這一句也表現了一位富家少女的動作與神態。

荷:“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這句字麵上很好懂,但我覺得“露濃花瘦”有一點值得商榷:“花瘦”可以理解,但“露濃“不太合情理。露濃多發生於夏季的清晨或夜半時分,客人來訪不太可能是那個時候,應該是大白天。而少女大凡也不會晚上或清早蕩秋千。

桐:事情可以是發生在春天啊。而且,大戶人家可能是深宅大院,住在湖邊濕氣大也未可知。

荷:“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少女蕩秋千完畢,幾分慵倦,衣冠有些不整。沒想到此時一大帥哥不期而至,她連鞋子也顧不上穿,僅穿著襪子就朝屋裏就一溜小跑,沒跑幾步,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了,狼狽之極。

桐:看到“襪剗”二字,我就想到了李煜《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中“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二句。此詞是描繪李煜與小周後私會的情景。這兩句相當生動,刻畫了少女躡手躡腳,慌張而又興奮之下舉手投足的情形。

荷:你不要瞎聯想好不好,人家李清照可是正派的大家閨秀。據考證此詞寫於1100年前後,也就是李清照16歲左右。當時李清照的堂兄與她後來的丈夫趙明誠是太學同窗。據說元宵節的燈會上趙明誠和李清照一見傾心。日後,趙明誠就與她堂兄一起,找個轍登門拜訪她父親,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

桐:本詞究竟是自傳體還是文學創作還不好說啊。很多人認為李清照這首詞是化用了唐朝韓偓的詩《偶見》。這韓偓是晚唐大臣和知名文學家,李商隱的外甥(李商隱的妻子與韓偓的母親是親姐妹)。《偶見》是這麽寫的:“秋千打困解羅裙,指點醍醐索一尊。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你說李清照有沒有借鑒這首詩?而且,這首詩裏的大家閨秀莊重否?

荷:這一點我們先放一邊,接著看本詞的最後一句“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 少女含羞疾走,可又想看一眼客人,便倚著閨房的門回頭,卻以青梅嗅的動作加以掩飾。下闕幾句把少女惶恐、羞怯、好奇、懷春的複雜心態描寫得入木三分。我不否認本詞創作有化用的可能,但也願意相信這也確實反映了作者自己的生活。少女時代的李清照是很幸運的,她在最好的年華嫁給了愛情。

桐:這首【點絳唇】具有典型的李清照前期詞的特點,即清新自然、細膩婉轉、語言活潑。而且這個時期的詞特別有畫麵感,比如這首詞,就像一個短紀錄片,包括了一係列動作,以此來反映心理活動。李清照南渡以後的詞風與之有所不同,更多地直抒胸臆,語言沉重而蒼涼。

荷:李清照不到20歲就在當時的文人圈子裏麵小有名氣了,作為女子,這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她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庭環境寬鬆,她父親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而她本人與“蘇門四學士”中的晁補之和張耒熟識,後者非常欣賞少女時代李清照的才華,並在文人圈子中極力推薦。我有一個問題問你:李清照認識蘇軾本人嗎?

桐:這個在史書中沒有任何記載。蘇軾比李清照大47歲。李格非考中進士以後,在1080年前後開始與蘇軾書信往來,當時蘇軾貶任黃州團練副使,他對李格非的詩文比較賞識。蘇軾於元祐六年(1091年)被召回京師,隻呆了較短的時間。期間,李格非在秘書省任職,他在文章方麵接受過蘇軾的直接指點,這時候李清照7歲。她有沒有可能見到過蘇軾呢?我認為可能性很小。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