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史話十二、唐詩音韻(下)

來源: 龍劍 2020-08-08 09:21:2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18 bytes)

    從時間上說,《切韻》音係正處於漢語史的中間環節。可靠的漢語史研究,上源起自公元前十幾世紀,下迄於現代,共三千多年;《切韻》音係處於這個漫長發展過程的中間站的位置上,往上能夠跟上古漢語聯係,往下能夠跟近代漢語聯係,無論是對於發現曆史事實還是解釋音變規律來說,這個音係的重要性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切韻》成了漢語音韻學的經典,掌握《切韻》音係是了解和研究語音史的基礎。

    《切韻》原書己佚。二十世紀在敦煌莫高窟發現殘本三種,互相補充,約有原書四分之三左右。唐代《切韻》係韻書主要有王仁昫(或作王仁煦)的《刊謬補缺切韻》、孫愐的《唐韻》和李舟的《切韻》,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由陳彭年、丘雍等再度重修後,改名為《大宋重修廣韻》,通稱《廣韻》,因而其音係不變。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宋祁、鄭戩給皇帝上書批評宋真宗年間編纂的《廣韻》多用舊文。與此同時,當朝宰相賈昌朝(998-1065)也上書批評宋真宗景德年間編的《韻略》“多無訓釋,疑混聲、重疊字 ,舉人誤用” ,於是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這部韻書。在仁宗寶元二年(1039)完稿,書名叫做《集韻》。所以雖然現在見不到《切韻》原來的全貌,但從《廣韻》和《集韻》這兩部韻書基本可以了解《切韻》的內容。

    《廣韻》韻目的特點是按平、上、去、入四聲分卷。因為平聲字很多,合在一卷篇幅太大,跟其他各卷不平衡,所以分成上平聲和下平聲兩卷。五卷總共206韻,上平聲28韻,下平聲29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韻母相同而聲調不同的三個韻組成一個“韻部”;收塞音韻尾的入聲韻配合收相同部位鼻音的陽聲韻部組成一個“韻係”。沒有入聲韻相配的一個陰聲韻部也叫一個韻係。這種分組,叫做“四聲相承”。“四聲相承”是漢語語音係統性的一種表現,同一韻係的各韻在變化中總有共性。有些韻係不是在每個聲調都有字,所以“四聲相承”有空缺,不是處處都整齊。《切韻》音係的性質是一個具有綜合性質的語音係統,即這個音係不是一時一地之音,而是綜合了南北許多方言的特點,還吸收了古音的特點。

    在漢語音韻學中,《切韻》音係是最受重視的一個音係,它被看作是整個語音史的中樞,又是研究曆代音係和現代各方言音係的首要參照係統。這是因為《切韻》是曆史上影響最深遠的韻書,它編成於隋代,到初唐就被朝廷規定為標準韻書,即所謂官韻;宋王朝把它加以擴充編成了《廣韻》,其官韻地位更加強化;近體詩用韻的標準是中央政府確定的官韻。作為科舉考試中文人必須遵守的押韻標準的官韻,在唐代是《切韻》,在宋代是《廣韻》 、《集韻》和它們的簡縮本《禮部韻略》 。元明清三個王朝雖然不再使用《切韻》或《廣韻》作為科舉中的官韻,用的是“平水韻” ,平水韻也是在《廣韻》基礎上改編而成。平水韻是宋代以後使用的詩韻係統。1223年,金朝的平水書籍(官職名)王文鬱,即平水(今山西臨汾)地方管理圖書的官員,寫了一部《新刊韻略》,將格律詩用字分為106韻。2001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出土的古韻書《排字韻》的殘片,其內容與王文鬱的《新刊韻略》完全一致,具有106韻的組織,它是206韻的《廣韻》的一種略本。公元1252年,南宋的劉淵(據說是平水人)編了一本《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分107韻。此書已佚失,隻能從元初黃公紹、熊忠的《古今韻會舉要》一書了解到一些概況。兩種書的分韻基本相同,僅在上聲拯韻是否並入迥韻這一點有差別。元初的陰時夫所著《韻府群玉》中把106韻的版本定名為“平水韻” ,從此平水韻成為宋代以後文人沿用的詩韻係統。

    順便說說詞韻。關於詞的用韻問題曆來爭論較多,宋人填詞,並無詞韻一類的書,大體按詩韻用韻,明代沈謙曾寫過一本詞韻,清代仲恒的《詞韻》一書就是以沈謙的書為藍本。清代詞韻的代表版本有兩種,一是《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的長子吳烺的《學宋齋詞韻》 ;二是大約晚半個世紀戈載的《詞林正韻》 。兩者的區別是《詞林正韻》仍然把上平聲的真、文、元(半)諸韻同下平聲的庚、青、蒸諸韻分作兩部,共十九部,即第六部與第九部分開;而《學宋齋詞韻》更為寬鬆將兩者合並統一。顯然這是因為南方人吳烺不分前、後鼻音,《詞林正韻》更準確。不管怎樣在宋詞中也沿用《切韻》音係,隻不過用韻更寬,許多韻可以通用。可以說,從公元七世紀到十九世紀末,《切韻》音係一直占據著音韻學的製高點。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